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手毽苗家人的“羽毛球”
手毽,又称苗族手毽。苗族手毽起源于唐宋时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苗族民间广泛流行的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据传,它是苗族人在播种水稻时,受扔、接秧苗的启发,逐步总结、提炼出来的。
手毽用精选的玉米壳扎制成印状毽托,外以绣花布和花边包裹装饰,在毽柄上分向插上三根鸡翅毛,一个精美的手毽便制成了。手毽是苗族同胞节庆和农闲时开展的院坝式娱乐健身活动,类似打羽毛球,不过是以手作拍的。打手毽,在苗家是一种娱乐活动和社交方式,没有比赛性质。苗族男女青年们大多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物色对象、谈情说爱,进而建立美满婚姻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手毽活动的方式也在不断改变,逐渐成为了具有很强体育竞技功能的运动项目。据悉,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率先开发和推广竞技手毽,在最近三届四川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手毽均作为表演节目参加。在去年举办的四川省第十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手毽首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共有8支代表队、74名运动员参赛。设男女单打、男女双打、男女混双和团体赛。手毽在竞技花样上,有“杀球”、“拦网”、“手身并用”、“手足并用”等技法,不仅具有观赏性,而且具竞技性和健身功能。
(邓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