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今年联赛中国排坛的那些“少帅传奇”
刚刚过去的2014-2015赛季中国排球联赛,在执教生涯的首个赛季,沈琼和何炯分别率领上海男、女排夺得男排联赛冠军和女排联赛亚军,他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少帅。而随着他们的出现,中国排坛的少帅阵容也迎来了新面孔,目前中国排坛活跃着哪些少帅?从运动员转型为教练员,又有怎样的感受?
“一年级”新生——
代表人物:沈琼、何炯
几乎每个赛季都有运动员转型为教练,而上赛季联赛上海男、女排的主教练沈琼和何炯,则是转型相当成功的两位。
2013年全运会退役后,沈琼开始参加教练员班培训,为转型打下基础。去年4月他正式成为上海男排主教练,开启了少帅生涯。从队员到教练再到率队夺冠,33岁的沈琼执教之路看似顺利,但实际上他也遇到不少困难。
新的角色,让沈琼在执教之初,甚至犯过拿错换人号码牌的笑话,但更重要的不适应是思想上的。“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去做决定,每件事情都需要深思熟虑,想好之后才能做决定。”沈琼表示。
出色的运动员能否成为好的教练员?沈琼也面临这样的质疑和压力。“随着比赛的深入,越来越紧张,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另外上海男排和我个人之前都曾拥有过不错的成绩,而当教练员还是一张白纸。”沈琼坦言。
排坛少帅多来自男线,女线相对较少,而何炯无疑是最知名的一个。
1977年出生的何炯,2010年一度退役,从事上海青年队教练工作,2012年下半年为了2013年全运会复出,全运会结束后再度退役,担任上海女排助理教练,去年由于前主教练王健因身体原因无法继续带队,身为助理教练的何炯挑起大梁。
从男排到女排的跨越,让何炯感到困难。“以前没有带过女排,女排和男排管理模式也不一样。”何炯说,“女队员管理更复杂,需要更注重方式方法,女队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没有男队员强,他们比较脆弱。”经过一个赛季,何炯逐渐掌握了管理女队员的规律。
不同于运动员,教练员是一个管理者的角色,因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表达能力上。转型教练后,性格内敛的何炯,对自己做出改变。“在表达方式做出变化,能够让队员很清晰地知道,我要向他们传输的意图和目的。”何炯表示。
除了沈琼、何炯外,广东男排35岁的李文林、河北男排34岁的王彬,都是刚接队不久的少帅。李文林接替国家队教练杨立群成为广东主帅,在队伍离开毛天一、陈洋两员大将后,依然顶住压力率领队伍完成保级。王彬从领队谢士杰手上接班,上赛季让河北男排推出了拍写真、送台历等一系列新颖的宣传方式,扩大了球队的影响力。
年轻教练老面孔——
代表人物:隋盛胜
1980年出生的隋盛胜,从年龄上来说,绝对是少帅,但从2010年开始担任辽宁男排主帅至今,他已经在主教练的岗位上做了5年,是这批少帅中执教经历最丰富的。
2009年全运会,辽宁男排仅获得第七,这让隋盛胜立志要带领辽宁男排,在2013年家门口的全运会上打进前三名。隋盛胜的接队给辽宁男排带来了改变。他从生活中严格管理开始做起,规定队员必须吃早饭,晚上到点熄灯,按时收手机和电脑。
2013年在隋盛胜的率领下,辽宁队获得了全运会第三名,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隋盛胜的执教能力也受到了认可。而这三年,对于隋盛胜来说,是快速成长期,执教经验不断积累。
隋盛胜说,这也要感谢他有很好的教练组团队,尤其是曾经的辽宁队助理教练于长文。“他一直做助理教练很多年,从他身上我学习了很多东西,有些细节东西他会告诉我,每天我们都会进行交流。”
执教5年,隋盛胜已经不再是“菜鸟”教练,对于教练这个职业,他有了更多深刻的体会:“更多的是痛苦,而喜悦是从痛苦中走出来的”。不过隋盛胜认为自己还有很多提升空间。像曾经的少帅谢国臣、卢卫中、李牧等都已经是国内男排教练的中流砥柱了,而自己的执教经历和经验,还仅仅限于辽宁男排,与他们差距还不小。
教练潜力股——
代表人物:李春、陈平
1982年出生的李春,2013年年底,全运会结束以后,李春正式退役,成为了八一男排的一名教练。上赛季联赛,他成为八一男排的助理教练,辅助主帅李海运。2015年新成立的国家男排二队,他也成为教练组的一员,辅助主帅李牧。
作为80后的教练员,李春现在的队员,很多都是他曾经的队友,队员至今还都叫他“春哥”。角色的转变,关系的变化,让李春刚开始有些不适应,渐渐地他想明白了,训练场上的严厉,都是全心全意为队员的进步着想,出发点是好的,队员可以理解他。
从7岁开始打球到2013年31岁退役,从事排球行业长达24年,让李春对排球充满了感情。“我还是很喜欢排球,从小付出这么多,排球还是有优势的。”李春希望在教练员道路上走得更远。但作为一名刚刚入门的教练,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在主教练李海运身边,学到了很多东西,从掌控全队到遇到困难处理的心态,都是在一点点学习中。”
相比其他人,25岁就淡出赛场的陈平,有些无奈。2011年世界杯受伤后,这个国内曾经最强的接应饱受伤病的折磨,甚至前往美国治疗,都收效甚微,逐渐淡出了排球场。去年,他开始在江苏男排协助主教练做一些助理工作。
主教练卢卫中在陈平身上给予了厚望,目前江苏男排缺少教练员,助理教练张友生明年退休,另外一名助理教练施海荣,长期在国家队担任助理教练,所以这给了陈平成长为优秀教练难得的机会。对于退役转型教练,陈平已经坦然接受了这个现实,毕竟能够继续为喜欢的排球工作,也是不错的结果。
像李春和陈平这样的教练,他们虽然只是教练员中初出茅庐的新人,还没有成为一支队伍的主教练,但是作为曾经优秀的运动员,他们具备成为优秀教练的潜质。
(栀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