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健身气功6分钟普及功法培训班举办
去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对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四套功法的比赛音乐和功法套路进行了缩编。缩编后的6分钟版本的四套功法比赛音乐和功法套路在2014年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中试行,在保证比赛时间的同时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得到了多方好评。2015年,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和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中均将采用6分钟普及功法进行比赛。为保证竞赛顺利开展,近日,全国健身气功6分钟普及功法培训班在四川举办。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党委书记黄凌海、四川省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主任金铭等出席了开班仪式。
培训班以理论讲座和技术教学为主要内容,技术教学中以学、练、问的形式穿插进行。培训班邀请了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杨柏龙、上海体育学院教授虞定海两位功法编创负责人,以及在国内外教学中深受好评的健身气功指导老师庄永昌和赖剑慧授课。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个计划单列市体育局以及5个行业体协共8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班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主办,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峨眉山 国际培训基地承办。
培训班上,黄凌海结合多年的竞赛管理经验,以《健身气功竞赛组织管理及裁判法》为主题,从体育竞赛的意义、健身气功竞赛的组织工作、健身气功竞赛通则与评分和健身气功竞赛的裁判方法等几个方面,让大家了解并掌握健身气功竞赛的有关要求,明确功法中的扣分要点。一方面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另一方面也可以规范各省区市举办比赛的模式。
黄凌海说,健身气功项目自2007年开展竞赛以来,对健身气功的普及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比赛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不足之处。从参赛队员角度来说,由于运动员精神过于紧张或过于强调进入练功状态,忘记了动作重复次数和动作之间的衔接,进而影响了比赛的正常发挥。从裁判员角度来说,由于比赛时间过于冗长,导致精力不集中,难以准确记清每位参赛运动员的动作次数,使裁判员打分出现偏差,影响了裁判员执法的准确性。从观众角度来说,由于动作缓慢,重复次数多,容易使观众产生生理疲劳,降低了功法的观赏性。
黄凌海说,基于以上几点,中心对比赛的功法时长进行了大胆改革,在保持功法的完整性以及功法风格、特点不变的情况下,减少重复动作次数,合理压缩比赛时长,提高赛事效率和比赛的观赏性。在去年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中,首次尝试使用了6分钟普及功法作为比赛项目,通过三天的比赛,得到了裁判员及参赛师生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反响,这充分验证了改革后的普及功法在比赛中的可行性。2015年,除了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外,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也将采用6分钟普及功法进行比赛。
培训班的学员宋文秀,也是上海市虹口区江湾社区文化中心站点负责人,她已经在社区教授健身气功十余年。宋文秀说,近两年,我使用了6分钟音乐编排普及功法参加上海市健身气功展示活动。这次中心举办全国6分钟普及功法培训班,让我们在杨柏龙和虞定海老师的带领下,更加规范地学习了功法动作,尤其是黄凌海书记讲解的竞赛组织管理和裁判法的内容,对于我们参加比赛和在市里参与组织比赛非常有用,受益匪浅。学员们纷纷表示,非常荣幸能够代表本地区和单位来参加这次培训班,希望能够将第一手资料带回去,认真教授他人。据悉,绝大多数省区市已经将举办本省的6分钟普及功法培训班列入4月底前的工作日程。
(朱颖 李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