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体院派专业教练义务支教校园足球
上月底,西安体院与陕西省渭南市体育局、教育局签订合作协议,西安体院派出专业教练定期不定期深入渭南布点中小学进行义务支教,为推进渭南校园足球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那么,西安体院派出的教练能不能深接“地气”,快速融入当地校园呢?当地学生、家长、学校对他们的评价如何?记者带着这些疑问日前赶赴渭南去一探究竟。
天下着细雨,倒春寒让人感到冷飕飕,我们不禁担心起来,怕天气影响到事先制定好的训练计划。但一到渭南市初级中学,这个担心立即打消了。我们隔着栅栏,看见近百个孩子在练习踢球,他们快速地奔跑着,高兴地呐喊着,训练如火如荼正常进行。
到了现场,记者了解到,西安体院这次由足球教研室主任唐铁峰带队,共6名教练来到渭南。训练内容主要包括盘带、配合、传球、停球、射门、技战术等。唐铁峰介绍:“根据协议,我们将定期不定期到首期布点的3所高中、6所初中、12所小学,采取‘5加4’培训模式,即周一到周五‘5天课余’加上两边两个周末‘4天上午’进行为期9天一轮的培训。这样做的好处是体教结合,对孩子们的上课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在寒暑假、小长假期间,培训、训练力度则可以适度加强。”
不少家长冒雨站在场边观看自己的孩子踢球。一个孩子的母亲告诉记者:“孩子喜欢足球,他已经练过2年,身体素质比以前强了很多。这次西安体院的专业教练过来支教,娃儿特别兴奋,我关了店门特意陪着过来看看。昨天没下雨,来看孩子踢球的家长差不多也有100人呢!”看来,足球已经成为娃儿们生活的一部分,不仅进入了校园,进入了课堂,同样也进入了家庭。
通过家长、学校,记者了解到,基层最缺的还是专业的足球教练。渭南市体校副校长王平告诉记者,目前渭南地区体育教师、足球教练的缺口就达2000多人。这次西安体院与渭南签订合作协议,真正找准了校园足球的薄弱环节,他们都打心里为这个行动叫好。
那么,踢球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呢?唐铁峰表示,踢球让孩子们更加懂得尊重别人、团结协作、战胜困难,身体好了,学习才会好。“脑体双优”才是教育的本质。
西安体院党委书记吴长龄说:“发展校园足球,路在脚下。我们学校与渭南市合作发展校园足球,有前期理论探讨,有制度安排,更有协议保障,我们的干劲更足了。为了振兴陕西校园足球,我们学校除了义务支教外,还将组成足球专家讲师团,对从事校园足球的中小学教师以及体育管理干部进行培训。此外,我们计划在3-5年内,为陕西校园足球培养1000名校园足球专业教练人才!”
(宋耀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