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来京建设者趣味健身活动在京举行
告别家乡,来到繁华都市,进城务工人员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创造财富,但飞速发展的城市同样张开怀抱,给予他们第二故乡的温暖。4月29日,由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驻京办事处与综合管理司共同举办的来京建设者趣味健身活动,让来自全国35个省区市的近2500名来京建设者们共享运动的快乐,提前欢度“五一”国际劳动节,并为北京、张家口申办冬奥会助威。
乡俗乡愁交融 彰显文化内涵
来自陕西西安的马宏瑞就是一位忙碌的律师。2006年就来到北京工作生活,至今已快十年。由于工作过于忙碌,“空中飞人”马宏瑞错过了前两年的活动,今年终于腾出时间亲身参与,他说,健身活动中的运动项目非常好玩儿,很多集体项目能展现大家伙的团结凝聚力。
办出新意,办出特点,这是来京建设者趣味健身活动一直致力追求的。本次活动除了延续集体跳绳、快乐接球、室外乒乓球、足球定点射门等大家喜闻乐见的传统趣味体育项目外,还有梦想寄语、个人才艺展示、现场照片征集、亲情传递和乡俗乡愁展示等五个特色版块,其中乡俗乡愁展示是今年的创新部分。
来京建设者们来自全国各地,在活动现场,他们用各具特色的展板的形式,将自己故乡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展示出来,既让不同地区的个性之美得以展示,也给了来京建设者们一个最直观的相互交流和了解的机会。很多来自各地的少数民族来京建设者,也身穿华丽的民族服饰加入到活动中,为整个活动增添了一股别样的风采。在主办方的精心安排下,洋溢快乐氛围的活动现场也多了几分温暖的气息,令来京建设者们倍感亲切。
来自陕西的老李有些激动地说:“我来北京已经有10年的时间了,因为在饭店工作,所以过年过节也很少能回家看看,我看到陕西的展板上延安宝塔山的美景,真有一种仿佛回到家乡的感觉!感谢主办方让我们一解乡愁。”
奥运冠军助阵 共享运动快乐
目前,北京市的来京建设者群体共有1000多万人,他们对北京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今天参加活动的近2500位来京建设者,都是奋斗在北京市建设一线的普通劳动者,为了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主办方还邀请了奥运冠军王濛和孙琳琳,健身专家赵之心来到现场,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来京建设者群体。
作为短道速滑的标志性人物,王濛一出场,就在现场引起了轰动。王濛表示,希望通过参与活动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关注来京建设者这个群体。
两位奥运冠军在签名墙上签名留念后,还加入自己家乡省份的队伍,参加到了趣味项目托球跑比赛中,专注投入的程度一点不亚于其他人。健身专家赵之心现场指导大家健身更是受到热烈的欢迎。
眼下正值北京、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关键时期,作为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也为申奥加油助威,呼吁人们关注申奥、关注冰雪运动,倡导全民健身。
国家奥体中心场馆管理处处长徐驰表示,国家奥体中心这些年一直在酝酿积极开展冬季项目,已经举办过两次“冰雪季”活动,每年冬天都在园区人工湖浇出一块冰场,供周边群众娱乐健身。今天的活动,主办方邀请到王濛和孙琳琳来到现场,就是希望通过活动平台呼吁大家关注北京、张家口申奥。
徐驰说,奥运会不仅仅是单纯的体育竞技,它之所以如此让人向往,是因为其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来京建设者们无论参加哪项活动,形式都是次要的,只要能够参与其中,都是在用最好的实际行动来助力申奥,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形成强大的辐射力。
残障人士加入 体现人文关怀
作为国家全民健身示范基地,国家奥体中心近年来积极致力于适时、有组织地为社会各界群体提供全民健身及公益性体育活动服务。当天的活动还有来京建设者中的残障人士参加。他们不仅踊跃投入到各个活动项目中来,还为大家带来了手语舞蹈。
一位来自四川的残障朋友说:“我在中关村工作,早就听说过这个活动,一直希望能有机会亲临现场,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一起交流互动。今天能够有机会参加,真的非常高兴。平时大家不太容易关注到我们残疾人,而且由于身体不便,也很少有机会参与这样有意义的活动,非常感谢主办方给我们创建的平台。”
国家奥体中心主任褚波表示,国家奥体中心近年来始终本着以体为本、服务社会的宗旨,服务于包括来京建设者在内的社会各界朋友,致力于适时、有组织地为社会各界、各群体提供全民健身及公益性体育活动服务,为构建社会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献出应有的力量。今年的趣味健身活动就有一批来京建设者中的残障人士参加,他们不仅踊跃参加到各个活动项目中来,还为大家带来了手语节目。他们的热情投入让大家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的坚强和毅力。残障人士虽然身有残疾,但是仍然为北京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次邀请残障人士参加趣味健身活动,同样是为了让他们感受到北京、感受到体育带给他们的温情和温暖。
(部国华 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