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十二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健身气功工作承前启后,科学发展的关键期。从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到各地健身气功主管部门,各方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开拓奋进,取得了丰硕成果,推动全国健身气功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新常态。

成果丰硕·推广普及显成效

    “十二五”时期,健身气功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在组织保障、站点发展、交流比赛活动开展、骨干队伍建设、科学健身指导等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健身气功组织保障方面,各地体育部门将健身气功纳入体育工作整体部署,19个省区市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16个省区市成立了省级协会,部分地县级设立了部门或人员负责健身气功工作;17个省区市体育局将健身气功纳入群众体育考核内容;9个省区市体育局健身气功年度工作经费超过了100万元,6个省区市超过了50万元,全国健身气功年平均工作经费达到60万元,相较于“十二五”初期有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站点数量稳步增长,覆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建有健身气功站点。截至目前,全国站点数量为26023个,练功群众达到200多万人。站点数量比“十一五”时期增长了114%。此外,全国20个省区市的4528个大中小学开展了健身气功教学活动,参与学生达到36万余人。站点和练功群众数量的稳步增长离不开骨干队伍的支撑。“十二五”时期,健身气功社体指导员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健身气功社体指导员共有137645名,相较于“十一五”时期增长了532%。为健身气功发展培养高水平骨干人才的“精英计划”培训了31名后备专家人才,同时健身气功段位制度实施以来,首批授予了19名高段位人员,为健身气功发展储备了高端人才力量。
    备受健身气功爱好者欢迎的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动已成为品牌。“十二五”时期,每年全国各地举办展示活动的场次数量稳步提升。从2011年的162场上升至2014年的675场,参与群众从最初的10余万人增长到如今的30余万人,覆盖了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此同时,已形成体系的全国健身气功交流比赛活动,为更多健身气功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全国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高校健身气功比赛成为年度重点赛事,参赛队伍数量由最初的70多支增加到100多支。“十二五”期间,国内共举办4场国际交流比赛活动,吸引了20余个国家的40余个组织参与活动。目前全国已有21个省区市将健身气功纳入综合性运动会比赛项目。2014年,全国27个省区市举办了全国站点联赛省级预赛50余场,参与群众达到1万余人次。
    在科学健身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不仅参与健身气功项目的健身者越来越多,同时人们也愈发关注科学习练健身气功的方法和经验。广泛开展的巡回教学和科普讲座志愿服务是帮助习练者解疑释惑的途径之一。“十一五”时期末2010年时,举办了742场巡回教学和科普讲座志愿服务活动,随后每年场次不断增加,到了2014年时场次达到了5354场。此外,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立项各类课题121个,加强了对练功群众的科学健身指导;汇编了4本科学论文集,出版了7本教材专著,加强了项目的理论建设。

承前启后·积极拓宽发展渠道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体制机制、保障经费投入是健身气功在“十二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保障。要求省区市建立健身气功专门机构,地级以上体育部门明确管理部门、固定人员编制,县级以上体育部门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大力加强健身气功社团组织建设。坚持齐抓共管,将健身气功工作纳入大体育、大群体统一安排,逐步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保障经费投入方面,国家体育总局对健身气功工作高度重视,2011年至今,预算经费逐年递增,体彩公益金给予倾斜支持,特别是2014年度,总局增加了500万的推广经费。与此同时,各地体育局健身气功工作经费也逐年递增,从最初的多数省份没有专项经费,发展到目前各省年平均工作经费达到60万元。制定下发的《健身气功发展规划(2013—2018年)》从加强顶层设计的高度,对健身气功工作进行了战略规划和统筹部署。
    坚持惠民便民,通过提高健身气功服务的均等水平来进一步推广普及健身气功。依托体彩公益金,组织实施“和谐站点”工程,用3年时间为每个健身气功站点配发一台音响和一套《健身气功》杂志,并从2014年开始,用3年时间为每个站点辅导员配发一套练功服装。同时各地体育局加大了对站点的投入,山东、浙江、上海等地安排了专项经费或物资支持。针对站点建设不均衡的问题,划拨5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资助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骨干培训及站点建设,同时资助广西、海南、青海、宁夏等站点数量少的地区举办新建站点骨干培训班。此外,在加强骨干队伍的培训提高、创建品牌活动、建立完善交流比赛体系、加强制度和学科等基础建设及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已摸索出经验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积极发展体育产业的大背景下,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在坚持公益性的同时,创新普及推广方式,积极培育消费市场,逐步探索市场化的发展渠道。依托大专院校和企业集团命名建立了4个培训基地、3个俱乐部,努力探索培训活动社会化模式。积极开发赛事活动的无形资产,得到了蒙牛公司和古井贡集团的赛事赞助。同时与企业合作建立了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官方网站,探索开展远程教学和APP手机服务,并与企业合作推出了健身气功标准系列服装。为了拉动体育消费,充分发挥技术等级在推广普及中的引领作用,开始在全国实施段位制度,下一步还将积极探索全国健身气功俱乐部连锁模式。
    在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依旧需要竭力解决部分地区体育部门对健身气功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落实困难、基层管理力量薄弱、未设专项经费,全国发展不平衡、总体规模偏小及骨干队伍建设质量不高等问题。下一步将抓好“十三五”计划的贯彻落实,围绕职责分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要求,以贯彻落实好“十三五”全民健身工作目标统领健身气功工作。同时推动健身气功项目全面深化改革,开展健身气功全面深化改革试验区创建工作;加大健身气功项目普及工作力度;加强健身气功项目文化内涵建设,加强科学研究,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健身气功项目内外交流渠道,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搭建地方省市健身气功国际交流平台,推动国内外推广普及工作协同发展。

(李雪颖)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