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不易用心则灵鸡枞陀螺红火云南临沧

    “老人们说怕他们不在了,鸡枞陀螺就没有了,我们要传承下去。”26岁的云南佤族小伙三迪说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不久前,我到云南采访,在云南临沧市双江自治县东等村看到了当地人为之骄傲的鸡枞陀螺。在这里,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玩鸡枞陀螺。年轻人们都是从小耳濡目染,在老一辈的影响下,已经将鸡枞陀螺融入生活的一部分。农闲时,玩鸡枞陀螺就是休闲娱乐的不二选择。
    鸡枞陀螺因其形似鸡枞而得名。相传其起源于“三国”时期,是云南沙河乡东等佤族早期祭祀时进行的助兴活动之一。随着历史的变迁,形成了如今独具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表演者将麻绳缠绕在陀螺上,以平转、反转或抛转等方式将陀螺抛出,使其在地上旋转,同时快速将麻绳结成套结,套在陀螺上顺势将其抛至空中,在陀螺落地前再用麻绳的套结将其接住。陀螺最高可被抛至30余米的空中。接陀螺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可以身前接、身后接、反胯下接、弯膝接等。如今,已创新出用嘴、额头接,用手掌接陀螺并让陀螺继续旋转,以及两个人配合抛接等技法。
    看着当地人的精彩表演,我也忍不住试了一下。将陀螺顺利抛出并不难,但是要用麻绳将其套起并抛至空中再成功接住就太难了,尤其对于女孩子来说,总会害怕被陀螺砸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玩鸡枞陀螺也是项勇敢者的游戏。尽管如此,寨子里同样有玩得不错的女孩子,还是表演队的成员。当地玩鸡枞陀螺的代表性人物是今年60岁的沙绍祥,他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沙绍祥为代表的东等佤族鸡枞陀螺表演队曾多次赴昆明、上海、新疆、内蒙古等地参加全国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活动,并多次获得表演奖项。
    让人高兴的是,沙绍祥将所学倾囊相授,而寨子里像三迪这样的年轻人很喜欢玩鸡枞陀螺,也在不断创新鸡枞陀螺技法,最重要的他们已经肩负起传承的重任。
    我一直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感兴趣,因为在我看来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独一无二的珍宝。这些珍宝是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结晶,经历了岁月的打磨,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我曾经在北京采访过中幡、风筝、掷子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人,他们或多或少都面临着传承的难题,但是他们以一颗执著的心,守住了手中的挚爱。传承不易,但用心则灵。

(李雪颖)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