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游泳健身周武汉渡江节“游”向全国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作为2015年“全民游泳健身周”的主会场,7月16日上午,由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游泳协会、武汉市人民政府和湖北省体育局主办,武汉市体育局等承办的2015年中国·武汉第42届“武汉农商行杯”国际横渡长江活动在武汉举行,3500多名中外游泳爱好者和武汉市民一道逐浪长江,庆祝一年一度的渡江节。
外籍选手今年最多
武汉素称“江城”,处于中国最大河流长江与其最大支流汉水的交汇处。1966年7月16日,毛泽东最后一次在武汉“中流击水”,这一天,也由此成为武汉渡江纪念日。49年后的今天,武汉渡江活动已举办至第42届。历史悠久的渡江活动,逐渐成为了一个全民参与的快乐节日。
今年的渡江节仍然以渡江为主导,分为群众方队横渡和个人抢渡赛两项。此次抢渡长江挑战赛的线路是从武昌汉阳门到汉阳南岸嘴,全长1800米,通过资格赛的32名男选手和33名女选手,分别来自德国、俄罗斯、瑞典以及国内北京、山东、广东、福建、河北、云南等省市以及湖北武汉本地。
虽然当天下着小雨,却抵挡不住现场群众的热情,长江岸边排满观赛的人群。每当有选手游进视线范围内,江边观赛人群就爆发出热烈的加油呐喊声。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德国的95后小将艾琳·戴娜,以15分07秒获得了个人抢渡赛女子组冠军,瑞典19岁的西门·涂菲克·万娜,以12分44秒获得个人抢渡赛男子组冠军。
此次参加抢渡比赛的10名外籍运动员中有5名瑞典人,其中4名男选手和1名女选手,他们全都是瑞典国家队员。其中,悉尼奥运会100米蝶泳冠军、41岁的瑞典选手拉尔斯·艾恩·弗洛兰德在去年第一次来武汉抢渡长江,因为不熟悉长江水情,结果雄心勃勃的他只拿到了第15名。这一次,他又一次报名参加抢渡比赛,取得了第13名。他说:“长江里游泳与泳池里完全不一样,很有挑战性,我喜欢比赛,也喜欢挑战,所以觉得很有意思。如果条件许可,明年我一定还会再来。”
把渡江品牌做大做强
近年来,武汉着力打造横渡长江活动,2009年武汉市提出:把“7·16”渡江品牌做大做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通过长年坚持与创新,武汉渡江活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2013 年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十佳赛事第三名。
为鼓励全民健身活动,同时打造武汉渡江品牌,体现武汉地方特色,今年6月1日修订后正式实施的《武汉市全民健身条例》规定“每年7月16日开展群众性横渡长江活动,所在周为全民游泳健身周”。同时,在缓解“游泳难”方面作了具体安排,规定在江、河、湖等符合条件的水域设置季节性的天然游泳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游泳场馆在暑假期间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在中小学校推广开设游泳课程。首批试点将在43所小学的近万名四年级学生中进行。
从去年开始,一年一度的武汉渡江节在全国各地推广,每年7月16日所在的一个星期,定为“全民游泳健身周”。“7·16全民游泳健身周”主会场也将永久落户武汉。
38支方阵横渡长江
今年的渡江节除了吸引德国、瑞典等国际选手参与外,国内各路游泳明星和高手也汇聚于此。蛙泳奥运冠军罗雪娟和“亚洲蝶后”、世界冠军周雅菲观摩渡江节,并与武汉市体校的游泳选手交流经验。武汉籍仰泳世界冠军赵菁与中国地质大学方队一起横渡长江。
此次总共有38支方队横渡长江,其中,武汉本地方队有27支,这些队伍由武汉各城区和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的游泳爱好者组成。省内其余地市州报名参加渡江节的选手,则全部编入一个方队。此外,北京、天津、广州、沈阳、太原、新乡、温州、合肥、长沙、南昌等10个省外城市方队参加横渡长江,总人数近1000人。这不仅是省外城市方队首次成建制组队参加渡江节,也是渡江节历史上外地选手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
在抢渡赛结束后,参加群众方队横渡的选手们以队列的形式从武昌汉阳门下水,至汉口江滩三阳广场起水,游程约6000米。即将抵达终点时,各队队员高喊起口号,看谁的声音大,气势更足,场面欢快而热闹。
在现场,记者也遇到一对来自太原方队的双胞胎兄弟,这对14岁的兄弟俩在爸爸的带领下首次参加横渡长江。据他们介绍,两人平时训练的地点,就是汾河以及太原市内的游泳池,这还是第一次在这么宽阔的自然水域里畅游。哥哥左嘉豪和弟弟左嘉宇同时感叹:“在长江水里游泳,真是太舒服了。”
(邹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