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百炼铸铁拳:武警官兵精武强能侧记

    跨越壕沟、攀爬云梯、翻越高墙、穿越“染毒”地段……官兵们动作娴熟地跨越一道道障碍,虽然迷彩服早已被汗水浸湿,但训练热情丝毫不减。据武警总队直属支队支队长傅顺心介绍,驻训以来,支队按岗定制科学训练体能方式,激发了官兵训练热情,促进了部队战斗力提升。

按岗定制体能课程表

    爬杆架线是通信兵,驾驶车辆是汽车兵,操枪弄炮是装甲兵,飞檐走壁是特战尖兵……支队作为“武警部队第一旅”,专业分队兵种多样,岗位差别大,官兵们的战斗体能到底怎么训?分管领导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区分岗位制订特色“体能课程表”,规范体能训练。
    “再来一个!”官兵训练热情都很高涨。正在进行单手俯卧撑比赛的通信兵王杰说:“‘体能课程表’实施以来,我攀爬电线杆的成绩比之前快了足足三秒,现在我已是名副其实的训练标兵了。”笔者在体能训练计划表上看到,各分队体能训练计划内容丰富,推举杠铃、拎弹药箱跑、武装越野跑等课目一应俱全。
    “体能上的‘欠账’,到了战场,输掉的将是整场战斗”,支队党委一班人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科学制订了一系列关于战斗体能的法规措施、用人机制等。他们坚持“每天一小时、每周一测试、每月一考核”的体能训练制度,制定《体能考核相关规定》,将体能考核成绩加入量化评比,科学安排体能训练项目。

以上率下强体三步棋

    盛夏的一个周一清晨,燕山脚下的乡间道路,一支全副武装的20多人长跑队,正在进行武装越野五公里训练,领队的干部是机关作训参谋闫高帅。这是支队机关干部规范体能训练的一个缩影。
    “军队是执行任务的武装集团,要时刻为打仗做好准备,体能过硬是基本要求。”参谋长野琦抹了抹脸上的汗水告诉笔者。为了规范促进体能训练,调动参训热情,支队领导机关坚持体能训练率先垂范,走出了三步棋:
    练将练官,实行主官责任制。支队成立体能训练领导小组,支队长、政委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大中队领导带队训练,干部不参训,战士可以不训练。
    科学计划,突出训练阶段性。初期,为全员普训阶段,利用一个月时间组织,重点打基础;中期,为强化训练阶段,按年龄、身体条件实行分组训练,补“短板”;后期,为适应提高阶段,巩固和提高训练成果;下半年,为常态推进阶段。
    奖惩严明,调动训练积极性。支队颁发的《体能考核奖惩规定》明确体能考核成绩与评功评奖、晋职晋衔等直接挂钩。同时,支队定期组织评选体能达标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树立典型。

特战尖兵上演勇士突围

    炎炎酷暑,支队特勤中队结合任务需要提高体能训练标准,在实战化上做好“下篇文章”——极限体能训练项目“勇士突围”。亲身参与其中的官兵,都称它是“魔鬼炼狱”。攀网墙、跳水坑、登云梯、扛40斤重沙箱跑500米、全副武装越野3公里……
    “‘魔鬼炼狱’并非徒有虚名,它是借鉴武警部队勇士比武竞赛课目形成的极限体能训练项目,想成为特战尖兵,就得过这关。”班长张佩文介绍说。
    瞄着“勇士突围”强筋健骨,官兵们的训练并非简单粗暴,而是科学规范:早晨穿着沙背心、绑上沙绑腿爬障碍、跑越野,下午体训时间要扛着40斤重的沙箱爬完后山1000多级石阶……
    “勇士突围”作为“磨刀石”,磨砺的是官兵的铁血意志,这正是特战尖兵淬火成钢必过的“工序”。该支队领导介绍说,官兵在日常训练中挑战体能极限,超越自我,才能实现从耐力到意志力的转变,培养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迅速反应的能力,锻造他们绝处逢生和克敌制胜的作战本领。

(张化  朱爱忠  刘大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