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运动安全举措为草根足球人保驾护航

    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其“火种”可能不是恒大,不是国足,甚至也不是青训,而是在校园,在企业,在社区像野草一样生生不息的草根足球人。玩足球,为什么?搞足球,做什么?教足球,图什么?对于他们来说,这是问题又不是问题——因为热爱,所有的执著和付出都有原动力;因为有梦,所以始终希冀更好的未来。

足球运动安全不容忽视

    然而,随着草根足球热度的一升再升,草根足球运动安全问题也开始显现。言及国内草根足球,北京中体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兵告诉记者,草根足球人整体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典型的案例是:广州某高校男生参加学院系组织的足球比赛,与对方球员争球过程中发生脚对脚的碰撞。双方都无犯规动作与主观故意,但冲撞之后,该男生右胫腓骨骨折(粉碎性),办理了休学一年,治疗花费了近4万元。陈兵表示,与其它体育项目相比,足球属于对抗项目,肢体接触频率较高,高速度大力量对抗次数多,受伤几率较高。
    再看今年4月发生在成都某校园足球赛上的一幕:“我来我来!”话音未落,这位小男孩却没能停稳来球,摔倒在塑胶球场上,并捂着膝盖趴在地上一动不动,队友和对手都吓得愣住了,老师立刻中止比赛。10分钟后,120救护车呼啸进入校园将小男孩接往医院,而同学们则悻悻地回到教室,这场足球赛再也没有恢复。
    足改方案带来的足球热潮,让校园足球也正在经历茁壮发芽的春天,但校园运动的安全问题同样却不容忽视。

保障意识落后无可回避

    足球真心是勇敢者的运动,比赛时人人都不愿后退半步,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那么问题来了,真正需要伤者自掏腰包时,该谁买单?
    常年举办基层赛事的组织者赵为也发出类似的感慨:职业球员受伤后多半由其俱乐部承担其医疗费用,但是业余的球员受伤后的保障却很难实现,几乎一半以上的医疗费用由个人承担,大多数的业余足球爱好者但凡遇到比较大的伤病,需要住院的,有医保的相对好一些,无医保的只能自己承担。
    北京中体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魏纪中坦言,业余和职业的区别主要在于科学性和合理性,职业球员在日常的训练和比赛中相对积累的经验较多,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而业余球员在这方面比较欠缺,有很多不合理的动作,更加容易引起意外伤害。尽管如此,草根足球距离保险反而更远,有点令人啼笑皆非。
    魏纪中分析说,草根足球之所以很难获得完善的保险保障,原因主要是,比赛并非正规单位组织,组织者缺少风险意识;成本意识作祟,使得组织者往往抱着侥幸心理办赛。“不过,最让人担心的还是,参赛主体——草根球员球队自身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总认为自己踢了很多年球,不会轻易受伤,麻痹大意。”魏老强调说。

完善保险机制保驾护航

    陈兵告诉记者,中体保险经纪目前已经针对此类情况制订了一套适用于业余足球的专项保险方案,保障范围包括死亡赔偿、残疾赔偿、意外伤害医疗赔偿、猝死赔偿、中暑赔偿等,年龄段从6岁-75周岁,都可以购买,其中,猝死和中暑是这项保险的特色,以往的并不包含此类风险。陈兵说:“选择投保有针对性业余足球人身伤害保险产品,是为自己设置的最后经济保障。“足球爱好者更应该具有风险和安全意识,选择正规机构组织的比赛;尽量少与不认识的人和球队打遭遇战,否则风险可能会成倍上升;要有保护措施和风险意识,必要的护具,必要的躲闪,必要的放弃,这才是一个成熟球员的素质。”
    那么,在校园如何才能“解除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后顾之忧”?官方声音表达的态度很明确,制定管理办法和完善保险机制两条腿一起走路。记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学校都为学生购买了保险,而且家长购买意外伤害险的意识也正在加强,北京市某中学一名分管体育的副校长的切身体会是,家长和学校购买保险的意识已经有了,但保险的手续和险种还需要完善:“除了学平险和意外伤害险,希望把学生进行所有体育运动可能出现的伤害做成一个险种,统一购买。这样会大大减轻学校、家长、孩子的负担。”

(张旭光)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