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江干体育中心“免费大餐”惠及大众

    浙江杭州江干区体育中心门口,从下沙赶来的吕大伯神色匆匆,他正要赶着去选一块场地打球。其实,下沙离江干体育中心并不近,但这里却成了吕大伯的健身根据地,他竖着大拇指对记者说:“体育中心每月8日都有免费健身日,你们媒体要多点赞啊!”
    大伯口中所说的免费健身日是从2014年开始的,当时江干区体育中心将体育场地免费开放的办法细则报到局长办公会议上,得到局长步汉英的大力支持,之后经过评估,一份更详尽的开放办法放在了副区长楼玉宇面前,她亲自为这个方案把关。于是,当年5月,一则消息在各大网站刊登:5月5日起,江干区体育中心部分场地在工作日部分时间段免费向全体市民开放。从那时起,每月的8日成了免费健身日,所有市民都能享受到免费健身服务。
    从第一个月只有200多人,到如今,15个月后,江干区体育中心已经接待了7万多人次的健身人群。
    体育场地的免费开放,听起来很容易,其实在这“免费大餐”的背后有诸多难题。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开放项目,如何能做好管理,让市民得到便利和实惠?在每一期的江干区体育中心免费开放通知里,都写明羽毛球场地、篮球场地等各个免费开放管理办法,同时每一期免费健身日都要跟所在场馆的管理者签订相关合同。“根据每个场地不同的项目特点,我们肯定要进行不同的管理办法,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同时,通过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区政府每年都投入20万元支持这项工作。”江干区体育局负责人介绍说。
    免费日人潮涌动,如何做好服务细节?平时游泳馆每天接待2000名以上的游泳爱好者,12片羽毛球场、4片网球场需要提前几天预约才能订得到场地,每一个免费健身日,体育中心更是人山人海,停车、场地配套服务、中心人员如何统一行动都成了难题。通过最大限度地开辟停车位,目前总共可以容纳1000多辆车。另外,当遇到人满为患时控制分流到其他场地。为此,特地开辟了四五千平方米的户外健身场地。每个体育中心的工作人员都加入了微信工作群,每次免费健身开放日前,微信工作群都响个不停,人人都清楚自己负责的工作,并能及时相互沟通。同时,早晚锻炼的人较多,体育中心都免费开放卫生设施和提供设备电源等。这些精益求精的服务细节,让附近的居民倍感幸福。
    市民素质良莠不齐,如何引导大家做好场地自治自理?饮料瓶、纸巾、塑料袋……各种生活垃圾堆满健身场地的情景时有发生,面对体育中心涌入的众多健身爱好者,除了提出提倡文明健身、共建良好环境外,积极引导社团、俱乐部自治自理,一起管理好卫生和安全问题,杭州马拉松乐跑俱乐部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个社团组织。自从使用田径场后,该俱乐部每次活动之后,都有专人负责场地清理,不留一件垃圾,也有专人配合体育中心的工作人员管理停车问题。另外,在免费开放的时间段里,所有开放体育健身设施及场所,都购买了社会公众责任险保单,给老百姓一个安心。

(谢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