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员于大伟从拳击手到跳绳达人

    13年前,他梦想萌发,只身一人踏上异乡拳击之路;13年后,他历经波折,用一根跳绳重新开启了追梦之旅。
    从一名壮志未酬的专业拳击手,到蝉联国内30余个跳绳单项赛的冠军,再到普及拳击与跳绳运动的俱乐部创始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现今,32岁吉林省长春市市民于大伟用行动诠释着属于自己的“劲酷”人生。
    “拳击需要钢铁般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代表‘劲’,跳绳好比凌空飞跃的音符,花样百出,精彩炫酷,代表‘酷’。”于大伟说,两项运动改变了他的生活,也改变了他的人生。
    1983年,于大伟出生在河北承德市郊外一个农村,在众多村民的眼中,这个自幼能跑善跳的孩子是个不折不扣的淘气包。“登山、爬树,跳水沟,凡是和运动相关的都少不了我。”于大伟说,儿时的多动习惯练就了他出众的体能,进入学生时代,跑跳投全能的他成为学校运动会的常客。
    2000年,高中的一次偶然机遇让于大伟接触到了在当时并不多见的拳击运动。“班上同学拿出了一本名为《拳击与格斗》的杂志,我借来看,看着看着就入迷了。”于大伟说,出于好奇,尚属“门外汉”的他决定去专业的武馆一试身手。
    与大多数初学拳击的同龄人不同,于大伟凭借出色的耐力和柔韧性迅速成为武馆教练的培养对象,一年之后,首次参加比赛的他收获了河北省青少年组拳击比赛的亚军头衔。一战成名的兴奋与感动让年轻的于大伟坚定了走拳击道路的信心。
    2002年,于大伟在经多方寻觅后最终加入了吉林省拳击队,并在随后就读于吉林省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然而受客观条件制约,资历尚浅的他时常面临着无专业比赛可打的尴尬。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陷入低谷的于大伟在大学毕业后决定退役,开始自谋出路,从健身房教练到超市搬运工,身在异乡的他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2010年,于大伟在网上看到了中国跳绳公开赛的比赛视频,这对于多年习练拳击项目的他来说如获至宝。“跳绳是拳击训练中必修的项目之一,看过比赛后,我感觉自己也能行。”从那时起,于大伟开始多方学习各类跳绳比赛的技术要领,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备战训练当中,最终迎来了人生中的重大转折。
    全国跳绳公开赛冠军、全国跳绳精英赛冠军、全国跳绳联赛冠军……从2011年至今,于大伟在国内各大比赛中获得30余枚金牌,60余枚奖牌。此外,他还成功入选了中国跳绳国家队,并在2014年世界跳绳锦标赛“三摇跳”比赛中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绩。
    娴熟的技艺让于大伟成为家喻户晓的跳绳达人,与此同时,他也逐渐意识到推广普及群众健身的重要性。2013年,于大伟顺利考取了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证书,并在长春创办了自己的劲酷运动俱乐部,致力于推广拳击与跳绳运动。现今,在他的带动下,活跃在长春各大公园、健身广场的人群达数千人。

(新华社记者  周万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