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大学七院学员精武路上的倔小子

    皮肤黝黑,身体偏瘦,1.7米出头的个子,初见简小刚,没人会把他跟全国学生定向锦标赛专业组男子积分赛冠军、校运会3000米冠军等一系列荣誉联系在一起。而正是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个子,凭着一股倔劲一路披荆斩棘,演绎了一段从校园冠军到全国冠军、再到国际赛场的完美跨越。

勤奋刻苦    他成了校园明星

    2012年,简小刚携笔从戎来到信息工程大学。新训期间,他便以11分5秒夺得全队3公里测试第一名。头顶“第一名”的光环,简小刚进入校长跑队。然而,在集训初期的摸底测试中,这位先前的“第一名”竟然“光荣”地垫了底,在天生不服输的简小刚眼里,这是很没“面子”的事情。
    “当兵就要当精兵!”从那时起,简小刚总爱在训练上给自己“找麻烦”。跟队训练时,他将俯卧撑改成指卧撑,将每组时长三分钟的肌肉组合练习延长到五分钟,将训练组次由5组提升到8组;为了使跑步更有节奏,他黏着学院精武标兵王俊涛学习三步呼吸法,平均每天要跑近10公里;晚点名后,他背着沙袋深蹲,强化腿部肌肉群的力量和耐力,晚就寝前,3个“100”成了他睡前的“必修课”……随着身上的肌肉渐渐隆起,简小刚的信心也越来越足。校运会当天,3公里赛道上的简小刚一马当先,以绝对优势一举夺冠。

执著勇敢    他摘得全国冠军

    拿了校园冠军后,简小刚便向下一个目标发起了冲锋——2015年全国学生定向锦标赛。为了强化综合素质,他随教练奔赴海拔近3000米的昆明山地开展训练。但由于初次在低氧环境中运动,刚跑不到3分钟的他就开始喘粗气,双腿像灌了铅似的很难迈开。头疼、胸闷、乏力……一系列不适应症状接踵而来,搅得他无心判读地图。不光冤枉路没少走,到达终点时,竟然比最后一名女队员晚了近半小时。
    “只有拼一拼,才知道自己行不行!”出师不利让简小刚越挫越勇。为了强化心肺呼吸能力,简小刚在长跑过程中坚持采取闭口呼吸的方法,在长跑结束后立即完成100个俯卧撑;白天被满满当当的常规训练占据,他便利用晚加班时间来加强自己的识图用图能力,偌大的加班室里,他用铅笔在图上标绘路线的声音清晰可闻……每天长跑的里程数在不断增加,呼吸困难的现象却在不断减少。一加一减之间,简小刚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运动套路,训练成绩也由先前的“吊车尾”逆袭成为集训队的“领头羊”。在2015年全国学生定向锦标赛上,初次参加专业组男子积分赛和接力赛的简小刚便把这两块冠军奖牌收入囊中。

放眼世界    他迈向国际赛场

    还没休息多久,新征程的号角就已经吹响。这不,简小刚凭借过硬素质顺利进入中国军人定向越野代表队,即将赴韩国参加第六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面对世界最高级别军人运动会,简小刚打起了120分的精神,在坚持苦练的基础上,更是在巧练上下足了功夫。
    为了学习国外运动员的先进经验,简小刚时常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为自己“加油充电”。在一步一步了解对手的同时,他及时对个人的日常训练作出调整,不论是组合训练的内容安排,还是每组训练间的间歇时间,甚至是个人饮食安排,简小刚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计划。除此之外,他还引进悬吊绳、平衡盘、迷你带等国外训练器材辅助训练,训练结束后利用游泳来放松肌肉。“训练不能光靠一股蛮劲儿,更需要一股巧劲儿,博采众长往往能创造‘1+1>2’的效果。”接受采访时,简小刚如是说。

(万博文)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