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加快推动校园与青少年三大球发展

    上海将加快推动校园三大球发展,开展青少年三大球公益培训,提升青少年足球精英运动员培养能级。这是记者从上海市青少年三大球推进会上获得的信息。

211所传统校开展三大球

    推进校园三大球联盟建设,上海起步快,抓得实。2012年成立的校园足球联盟,经过3年建设,联盟学校从93所增加到近300所,联盟注册学生增加到14000余人。建立起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校园足球联盟的竞赛体系。校园排球联盟也在今年成立,149所大中小学成为首批会员。此外,今年内有望成立校园篮球联盟。
    一组数字令人欣喜,在新一轮市级体育传统学校评审中,268所市体育传统学校中的211所学校申报了三大球项目,为校园普及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青少年三大球教练缺乏的困难,市体育局协同市足协、市篮协推进三大球基层教练的培训教材开发、开展培训与资质认证,得到了社会的积极响应,一些社会机构从业者及体育教师积极参与培训,成为三大球教练队伍的新兴力量。

推出三大球公益培训

    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上海市体育局创新推出“市青少年三大球公益培训”项目,探索、培育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扶持、引导社会力量开展青少年体育培训,促进体育培训业发展,希望逐步形成政府、社会、市场三轮驱动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新格局。
    将委托专业公司,向社会公开招标购买“青少年三大球公益培训”服务。全市拟设立24个足球培训点、24个篮球培训点和8个排球培训点,市体育局将委托第三方对项目效益进行评估。

建设精英培训基地

    提升三大球青少年精英运动员培养水平,市体育局将在全市范围内布局4至5个市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探索建立由市、区两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上海市青少年足球精英培养体系。精英培训基地的建设立足国际化视野,注重可持续发展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布局上,培训基地将鼓励多方参与、多点布局、多元投入、统筹管理。
    市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总部基地将建在市体校,作为16岁以下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最高级培训基地,将统筹做好全市布局,对区域基地进行指导和协调,负责上海市U12-16各级男女代表队的组建和训练及队伍管理。代表上海参加全国及跨省的相应年龄组比赛和对外交流活动。
    老申花队员刘军、季斌,老上海女足队员刘玉萍等在退役后开办青少年足球培训机构的社会力量也来参会。刘军说:“我们曾经为上海足球作贡献,退役后也非常希望能够为青少年足球事业发展出力。非常希望政府有更多政策扶持,在资金与场地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郭蓓围绕“立德树人、体育育人”主题,强调“青少年三大球推进工作,并非仅仅是为国家队挑选一支队伍,而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体育是重要的育人平台。”未来,市体育局将在普及与提高两方面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要开创青少年三大球工作的新局面,必须解放思想,整合体制外资源,共同为青少年三大球工作出力。”

(平萍)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