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老师周凤军 愿足球梦想在校园绽放
九月的长春,秋意渐浓。午后的净月高新区新城大街小学操场上,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年正有序进行着足球专项练习:拉球、拨球、盘带、射门……孩子们乐此不疲地展示着足球技艺,享受着足球运动带来的喜悦与快乐。
这是这所地处长春东郊城乡结合部小学的一堂普通的体育课,校园周边,泛黄的田地与崭新的绿茵场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反差。
球场中间,46岁的体育老师周凤军凝神关注着孩子们的技术动作,并在间歇时段为每名学生送去耐心的讲解和指导。秋日的暖阳洒满了校园,也映衬在周凤军和孩子们的笑脸上。
“我之前非常害怕足球,但是现在我特别喜爱它。”10岁的小姑娘张红瑞在场上向记者秀起脚法,练习两年的她现今已熟练掌握了扣球、拨球的技术。她说,足球带给她快乐,她梦想有一天能在职业足球赛场绽放。
看到记者正在现场拍摄,11岁的秦聪瑞抱起足球迫不及待地冲到记者面前,面对镜头摆出各种耍酷的造型。“我是个足球小将,未来我想成为梅西一样的明星,和国外选手较量较量。”他兴奋地说。
像张红瑞、秦聪瑞一样,现今,在新城大街小学内,足球已为500余名学生搭建起享受快乐,追寻梦想的桥梁。“足球在这里不是一项运动,而是一项教育,一段人生。”周凤军说。
1991年,高校毕业的周凤军在这所昔日的农村小学开始他的体育教师生涯,简陋的操场,破旧的板房是当时学校的真实写照,那时的体育课,跑步成为周凤军最为主要的教学内容。
然而,一次偶然的课间学生活动触动了周凤军的教学灵感:十余名孩子在操场上围着自制的纸球踢来踢去,玩得不亦乐乎。“那时我就想,如果能把足球这项运动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效果将不同凡响。”周凤军回忆说。
然而,受当时的客观条件制约,一个正规的足球是奢侈的。为此,周凤军开动脑筋,亲手用帆布缝制了一个仿制足球,并在征得校方批准后,正式将足球纳入教学范畴。从那时起,这个简易的布足球开始走进了学生的课堂。
奔跑、追逐、嬉戏、玩耍……新鲜的事物瞬时点燃了孩子们的运动热情,也扬起了周凤军心中的梦想。“从纸球开始,我觉得足球不单是一场游戏,更是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磨炼意志品质,打造团队意识的绝佳项目。”周凤军说。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学生的足球技艺有了明显的提高,与此同时,学校的经济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从胶皮足球到真皮足球,再到崭新的绿茵场……周凤军和他的学生们终于迎来梦寐以求的足球天地。
“足球意识的培养在于理念。”周凤军说,“而并不能说条件艰苦就放弃,哪怕是一个纸球都能让孩子体验到足球的魅力。”
为了让球队的孩子们增加大赛经验、开阔眼界和视野,周凤军除了负责日常的体育足球教学外,还积极筹建了新城大街小学足球队,并亲自带队征战国内大小比赛100余场,最终打出了名堂。
全国校园足球联赛长春赛区冠军、中国足球民间争霸赛吉林省冠军、东北区亚军……5年来,新城大街小学足球队先后在国内各项赛事中收获了21座冠军奖杯。新城大街小学也从一所地点偏僻、无人知晓的乡村小学一跃成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和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青少年足球培训基地。截至目前,该校球队共向长春亚泰、大众卓越、省市体育运动学校等输送了68名优秀足球队员。
“校园足球的春天来了!”周凤军说,“现在国家的足球大环境好了,孩子们能在校园中体验足球,了解足球,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对于教师节,周凤军在感到幸福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未来,我希望能通过努力,让更多的孩子享受阳光足球,让他们的足球梦想在校园绽放。”
(周万鹏 王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