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军区某海防团训练侧记—训练场上看我

    训练场上硝烟起,摸爬滚打砺精兵。近日,笔者走访驻守在黄海前哨的沈阳军区某海防团,亲身感受到了火热的军事体育训练氛围。团长刘建颖告诉笔者,他们结合当前演训任务,开展经常性的小评比、小竞赛,以比促训、以考促训,极大激发了官兵的训练热情。

身姿矫健的“绳上飞”

    “10秒,再拉一把就到顶了,加油!”特战训练场上战友们掌声雷动,气氛异常热烈,原来海防二连正在组织10米抓绳攀登科目比武考核。最终排名让大家大吃一惊,以往成绩一般的白鹏跃升8名,暂列全连第一。“时间比原来节省了5秒,这个小子真能‘绳上飞’!”连长李雪松向笔者说道。
    10米抓绳攀登训练,要求官兵通过手脚配合,仅借助绳子在最短时间攀爬到10米高的位置,这个科目对上肢力量和核心力量要求较高,这对于身材瘦弱,力量不占优势的白鹏难度更大。第一次尝试这个科目,白鹏还没爬到一半就已经精疲力竭,一脸狼狈被战友们拉了下来。
    “抓绳攀登动作看似简单,却处处见技巧。”老班长的一句话启发了白鹏,完成这个科目需要几十个动作无缝对接,他从力量、动作等方面全面分析自己的差距,为自己制定补差训练计划。由于这项科目需要战友保障才能够完成,平时白鹏就把背包带绑在单杠上体会动作要领,有针对性加强手臂、腰、背肌肉群训练。同时,他还加强基础体能的训练,每天晚上100个深蹲、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成为雷打不动的训练任务。
    “心中有目标,行动有方向。”如今,白鹏训练劲头更足了,他把自己的训练方法广而告之,连队官兵在这一科目训练的效果大幅跃升。

比武场上的“雷专家”

    “嘟……嘟!”“第二名选手,你已经阵亡!”“咋还没见到地雷长什么样子就阵亡了?”选手顿时摸不着头脑,疑惑地问道。裁判员走上前来,拿起探雷针,边讲边示范起来,“小小探雷针使用得当能够帮助我们排雷去除危险,若用力过大,则很可能引爆地雷。”前不久,海防二连组织的一场排雷比赛让笔者印象深刻,紧贴实战设置科目,寓教于训启迪官兵,让大家收获颇多。
    下士唐礼号称连队的“雷专家”,埋置地雷不但用时最短,而且伪装巧妙。比赛中,唐礼娴熟的排除了4枚地雷,成绩遥遥领先。然而,排除最后一枚地雷的时候,他的速度却明显慢了下来。工兵锹轻轻挖开草皮,拨开浮土,旋开地雷螺盖,取出引信,安装上保险夹……唐礼长叹一口气,按道理来说这枚地雷已经没有了危险,但是他心中仍有不安。
    “不对,还有隐患!”唐礼小心地拿起工兵锹把地雷取出,大家都鸦雀无声了,原来是子母雷。“倘若在战场上,一丝一毫的大意都会招致危险!”在场的官兵纷纷议论起来……原本以为“排雷”训练掌握好专业技能就可以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意外情况。

愈挫愈勇的“蜘蛛侠”

    海防二连下士蒋月明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蜘蛛侠”,过涵洞、钻铁丝网,跳深坑……在障碍物间如履平地,一上一下飞檐走壁,这个美称因此得来。
    “不脱几层皮,不掉几斤肉,怎么能称得上合格的特战兵。”捋起袖管,手上、胳膊上数不清的伤疤,成为蒋月明最为乐道的“荣誉勋章”。2014年的特战比武考核前夕,一次训练过程中翻越绳网时,他不慎脚下踩空,失去重心,下坠时另一只手死死抓住麻绳硬是被撕下一块皮。战友们赶忙围了过来给他包扎伤口,他却踉跄着站起来,还要接着通过障碍物。
    “奋斗无绝期,拼搏无止境。”蒋月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入伍4年来,他精通近十种武器装备,参加各类比武十余次,迅速成长为特战连尖刀班班长。如今,他为自己树立了新的目标,要让班里战士个个过得硬,人人叫得响,在黄海前哨书写新的传奇。

(叶楠)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