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局社体中心副主任尹国臣谈风筝运动

    2015中国岱山国际运动风筝赛暨全国风筝锦标赛期间,记者采访了参加本次赛事的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副主任尹国臣。
    记者:支撑风筝运动发展的蓬勃动力源自何处?
    尹国臣:风筝是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风筝民族性根源对风筝运动的发展意义重大,风筝运动的民族、民俗、民间的特性,注定了风筝运动只有扎根于大众百姓中,才会有发展的不竭原动力。
    顺应创新发展的需要,相对于过去风筝70%工艺、30%放飞的比例分配,如今放飞已占领了竞赛的主体地位,风筝的健身性日益凸显。并且通过对风筝运动的挖掘,有的风筝子项目朝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有的子项目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服务于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所有这些已经形成了风筝运动发展新的原动力。
    2015中国岱山国际运动风筝赛暨全国风筝锦标赛是民族、民俗、民间结合比较好的赛事之一,配合赛事主体,各种相关民俗、民间活动的开展与融合,极大丰富了赛事内涵,特别是岱山多年举办风筝赛事中,大胆突破,依据环境资源与优势,突出举办运动风筝特色,为风筝运动在岱山县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记者:如何看待风筝运动的未来发展?
    尹国臣:风筝运动未来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做好的工作有很多,但首先必须做好“五个一工程”。
    一是编好一本规则。2002版本规则已经不适合现代风筝运动的发展,未雨绸缪,在审慎原则指导下,协会于2009年就着手开始规则的修订工作,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多次召开研讨会,着力促进新规则的早日出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成为了落实制定新规则的一年。此次赛事前2天,协会组织全国的技术人员就规则最后的统稿进行研究确定。
    二是带好一支队伍。裁判队伍是项目竞赛的核心元素,只有保证公平竞争比赛,才能吸引社会的广泛参与。近几年,体育彩票公益金,非奥项目训练资金对风筝运动支持力度很大,为风筝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4年换届以来,协会将裁判、技术培训工作作为大事来抓,运动员培训与裁判员研讨紧密结合,形成两支队伍在技术上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相互交流体系,运动队就规则积极提出观点,裁判员郑重予以解释,彼此共同目标就是让规则更加完善。
    三是打造一批风筝基地。搞好风筝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布局,为今后更大发展打造坚实基础。未来,力争在东、南、西、北、中都建立有长期的连续的进行风筝活动的基地,以基地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继而让风筝运动得到进一步的全面发展。
    四是寻找一个突破点。商业化发展势在必行,分析特点,以子项目带动整个市场发展,运动风筝能够做到这一点。运动风筝有图形变化,有音乐配合,特别是此项目吸引了众多白领阶层、城市一族的参加,更有经济条件好的地区的爱好者组建俱乐部,这将有利于风筝商业化发展。通过大胆尝试,今年协会搞了运动风筝的巡回赛,通过巡回赛,让大家深深感到,与国际风筝运动接轨,积极参与国际风筝交流将有利于中国风筝运动的发展。
    五是突出一个特色。各个风筝比赛承办地要因地制宜,各自突出或打造自己的特色,建立一批特色鲜明的系列赛,让每一个承办地独特特质成为不可替代的特色,使其因特色而持久承办下去,而同一特色的赛事,或因诸多元素做出淘汰与优选,这也是市场发展规律的必然。

(王海宇  项涓)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