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柔道进校园让“普及”与“选材”齐飞

    2015年江苏省青少年柔道冠军赛暨柔道文化教育活动日前在南京市重竞技运动学校落幕,来自南京10所小学的100多名小学生“粉丝”和青运会冠军等高手进行交流学习,成为当日亮点。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刘彤表示,江苏省近年来大力推广“柔道进校园”,既让这项运动跳出专业训练的狭窄空间,又让青少年了解喜爱上这项运动,也给专业队伍选材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柔道“飞”入校园中

    在活动现场,100多名小学生“粉丝”很显眼,这些孩子大多身穿道服,在赛场边坐得整整齐齐,选手们的每一次漂亮得分都能得到他们的鼓与呼,俨然是一群很“专业”的小观众,一位游府西街小学的二年级学生说,他一年级开始学柔道,感觉很好玩,现在每周都会来这里练习一次。孩子的妈妈则表示,男孩子生性好动,但学柔道不止是动,还有静的一面,柔道还有很多礼仪方面的东西,感觉小家伙更懂礼貌了。
    江苏省柔道协会秘书长、南京重竞技运动学校校长刘俊林介绍说,目前在南京,柔道协会已经和10多所学校形成了合作关系,学校开设必修或选修课程,由协会派出专业教练到学校进行辅导教学,“目前有10多名教练,每天的课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以青奥为契机获得大发展

    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举办,让南京“柔道进校园”活动迎来井喷式发展。江苏省体育局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主任许秋红说,青奥会特别注重青少年的体育文化交流活动,“我们推动青少年体育普及,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项目走进校园,让孩子们从小接触这些项目,真正让体育成为孩子一生的‘伙伴’,柔道进校园推出之后,发现小朋友们对这个项目十分欢迎。”
    刘俊林告诉记者,协会从2000年开始推广进校园活动,“开始确实比较难,学校方面也有些顾虑。但学校有开展多样性体育活动的愿望,苦于没有专业规范的教学人才,这是我们的优势,为此我们还专门编制了适合孩子的柔道教材,和学校的合作也是全免费的。”

江苏柔道走出发展新思路

    近年来,江苏在推动青少年体育普及的同时,积极探索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不仅南京,江苏在全省各地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推广活动,常州市以“送柔道到街道”形式进行志愿服务,参与市区小公民夏令营等活动;泰州市与教育部门共建柔道学校,举行柔道青运冠军进校园活动……
    记者了解到,每周一三五,这些学校对柔道特别感兴趣的孩子们还会到重竞技学校来进行更高阶系统的训练。刘俊林说:“以往我们专业队都是到十三四岁才选进来练柔道,现在孩子能从小就接受较为正规的训练,这次比赛就能看出来,水平比以往高,有不少技术扎实的孩子。”
    以普及促提高,让江苏柔道项目高水平运动员不断涌现。今年首届青运会上拿到两金,全国锦标赛和冠军赛拿到了7块金牌,柔道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刘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