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基金播撒足球的种子 收获足球的梦想
11月下旬的山西省太原市已经寒冷刺骨,但在绿茵场上,120名足球少年们却是热血沸腾,当天,中国“希望之星”少年足球训练营在太原开营,也标志着由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大力支持的“希望之星”少年足球训练营公益项目开始实施。
追梦足球 公益扶持
踢球人少,起步晚,这是我国青少年足球面临的一大问题。尤其是开始接触足球的年龄,比国际足球先进国家晚了许多。想办法让中国的孩子更早接触足球,是青少年足球发展的重要环节。为了积极响应中央足球改革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推动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与中国足球协会合作,选择具有一定校园足球基础、具备规范场地和师资的地区成立足球训练营,培养足球后备人才,推动足球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和提高,以足球运动的开展促进中国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振兴足球运动,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这一活动也受到了热心企业的支持。安踏、南海能兴、舒华、智美、澳瑞特等纷纷加入到资助项目中。
如何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应?资助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
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决定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拨出5600万元用于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中国足球协会利用这部分资金在成都、武汉、广州、大连和青岛5个足球试点城市设立国家级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在北京、天津等全国20个省市建立省级青训中心。根据中国足协国家级足球城市布局,解决足协配套资金的不足,同时向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少数民族地区倾斜,从在场地设施、教练员执教水平及青少年足球普及程度和校园足球开展情况方面,选择10个符合成立足球训练营所需条件地市作为的训练营的开展地区。这十个地市分别为山西省太原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福建省厦门市、江西省南昌市、广东省深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南省海口市、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以及近年来名扬四方的黄土沟壑中陕西省志丹县。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从11月开始,陆续对这10个承办单位给予资助。
专款专用 重在培养
怎样让资金有效利用是各个承办地优先考虑的问题。据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宣传推广部主任邱晔介绍,“希望之星”青少年足球训练营项目专款专用,接受审计和检查,也要向社会公布内容和资金使用情况,这也符合社团组织公开透明的原则。目前,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已经分别和十个地市的足协签署了协议,资金已经到位,南昌、太原、志丹县已经开营。训练营为学员免费提供教练费用、训练装备(训练服、足球、足球鞋、器材、饮水等)及器材,并给每个学员上了校园足球运动责任保险。
好钢用在刀刃上。在学员的选拔和训练上,训练营明确要求每次训练不少于90人,可按照年龄段、性别进行分组。训练营学员必须通过当地足协组织的青训专家对本地校园足球联赛考察并选拔。通过训练营的模式,孩子们可以享受足球的快乐。然而每一名孩子的背后,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他们的成长比中国足球未来的成绩更加重要。为此,训练营全年利用周末、寒暑假进行训练,总共训练不少于60天。
在刚刚开营的太原,为做好训练营的筹备工作,山西省足协组织省内专家将近年来在太原市小学校园足球联赛中涌现出的有发展前途的优秀足球苗子集中训练,提高足球竞技水平,组建了2004年、2005年、2006年出生的年龄段男队三支,2004年、2005年出生的年龄段女队一支。每支队伍选拔了30名队员,共120名男女队员入选了首批训练营名单。在此基础上,山西省足协积极做好青少年足球训练工作,力求既不影响学生文化课学习,又能为各级国家队和职业俱乐部输送优秀的足球人才。今后,省足协还将引入竞争机制,每年在训练营中替换25%的营员,待条件成熟后还将在全省各市举办足球训练营,尽快提高全省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通过高水平教练员的重点指导,训练营的队员回到学校将会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引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共同提高和进步。同时训练营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校园足球基层教练员培训班,提高基层教练员的足球专业能力。
山西省足协将在组织方案、资金使用、场地条件、人员配置、培训方式及技术支持等方面认真把关,处理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坚持体教结合的模式,助力中国青少年足球水平的快速提升。
夯实基础 发掘精英
11月15日,长春的室外温度只有零下13度。隆冬时节的低温天气对于这座地处中国北方的城市来说并不算什么稀奇的事。在该市的一座室内足球场上,一场针对数十名青少年的足球训练正在热火朝天地举行,丝毫也没有受到室外大风呼啸的影响。绿茵场上,稚嫩的孩子们身穿印有一汽-大众字样的球衣,追逐着足球忘我地奔跑。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来自长春本市,他们通过层层选拔才来到这里接受专业训练。这场训练营活动是由一汽-大众与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和中国足协,专门为8-12岁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提供专业的足球训练平台。与此同时,远在南国的广州、佛山,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携手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中国足球协会开设的“大众汽车青少年足球教练培训班”在德国教练的指导下也有序展开。
近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分别捐资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设立“大众青少年足球发展基金”,支持中国足球协会开设青少年足球训练营、教练培训班等,旨在夯实足球土壤,发掘足球精英。
训练营分常规训练营、教练员培训和冬、夏令营等多个单元,为10-12岁全日制在校学生提供免费的专业足球训练平台。所有经过校际联赛选拔脱颖而出的小球员在训练营中将接受每年数十次的训练课程。但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学业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所有训练课程都将安排在周末、课余与假日时间,与正常教学不会冲突,并且组织者为小球员的训练提供了专门的市内循环班车,以解决小球员的交通问题。
为了保证训练质量,训练营聘任的主教练都是中国足球协会B级以上教练员,而3名助教则必须是中国足球协会C级以上教练员,退役的职业运动员、或是参加过中甲、女超的球员将被优先选择。同时,每次训练,训练场地也会配备相应的后勤及医疗专业人员,以保证每一个小球员的健康与安全。
加强监督 确保实效
钱花了,不是扔水里听个响,而要真正发挥作用。这是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和中国足球协会希望达到的目的。为了保障花钱办大事,花钱办实事,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和足协明确了严格的监督考评机制。承办单位每季度要提交上季度训练情况,教练和学员的签到表。同时基金会和足协还要组织人员不定期对各个训练营地进行现场抽查。如果出现有不按训练计划执行,训练天数及人数未达标情况,通报训练营进行整改,连续两个季度考核不合格的,取消该训练营资助资格。
训练也不能是热热闹闹一阵风,而是要真正收到实效。为此,基金会还要对项目进行效果评估。一是学生足球水平要真正得到提高,采取由当地足协组织青训专家对足球水平提升程度进行考评,另外就是学生通过训练营训练之后,参加各类比赛成绩的比较进行评估。
基金会每个季度都要跟踪调查,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希望之星”青少年足球训练营收到实效,也希望这一项目越办越好,并能持续地走下去。
(吴书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