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免低收费体育大餐 老百姓得真实惠

    为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关于推进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的通知》精神,提高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2014年,四川省财政厅和四川省体育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政府向体育场馆购买免费低收费开放服务的实施意见(试行)》文件,利用财政资金加大对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对市民免费和低收费的支持力度。两年来,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有序推进,强势出击,全省免费低收费开放场馆90个,覆盖全川95%以上的市州。不仅让普通群众享受到看得到、摸得着的大实惠,进一步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为加快四川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据了解,从2014年开始,四川对全省21个市州的72个大型体育场馆的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实施奖补。根据要求,这些体育场馆每周开放时间将不少于35小时,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学校寒暑假期间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8小时。举办公益性体育赛事活动不少于4次,举办体育讲座、展览等不少于4次,而且对开展体育健身技能、进行国民体质测试都有硬指标。有了资金的保障,原来“高大上”的体育场馆向市民敞开了大门,健身群众的涌入也让以前一些使用率相时较低的体育场馆的人气迅速提升。
    2015年,四川省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继续发力,全省免费、低收费开放场馆由去年的72个增加至90个,其中丙类体育场22个、乙类体育馆2个、丙类体育馆60个、丙类游泳馆6个,较2014年新增加丙类体育场4个、丙类体育馆14个。为了方便群众进行健身锻炼,四川省体育局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形式向社会详细公示免费、低收费开放场馆,各市、州体育部门也向社会公示本级本地开放场馆,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让广大群众能够真正享受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服务带来的实惠。
    由于有了财政资金开放补贴的政策利好,以前一些需要进行大量非体育业态经营活动方能维持运营的体育场馆,特别是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援建的场馆和三、四线城市市场开发不足的体育场馆,在财政资金支持下体育场馆的大门迅速敞开,场馆的综合功能和区域内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使用率显著提升,体育场馆的民生功能彰显,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消费需求得到了更多满足。据悉,2015年四川省通过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有超过1500万人次的群众享受到体育为民、惠民所带来的实惠。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