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冠”:上海再度蝉联国民体质“大金牌”

    2015年12月30日,上海市体育局发布《2014年上海市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及《2014年上海市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两项公报显示:上海市民体质第三次领跑全国,继2005年、2010年两次“夺冠”后,再度蝉联国民体质“大金牌”。同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较2008年有大幅上升。
    本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 2014年上海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为107.91,高于100.54的全国平均水平,超过2010年的水平。其中,男性人群106.23,女性人群109.54,乡村人群109.89,城镇人群107.27,均列全国第一;体质达标率同样创历次监测最好水平,为95.8%;体质优秀率有所增加,市民体质持续保持良好水平。自2000年至今,上海市民体质水平稳步提高。
    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今,市民体育锻炼的参与度进一步提高,特别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有大幅上升,达到38.4%(含儿童青少年)。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强、目的明确。公共体育场所在市民体育锻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市民体育消费水平有所增长。
    然而,喜悦之后亦有隐忧。当前市民体质状况和健身活动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如肌力下降,成年男性超重率、肥胖率继续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青年人虽然参与锻炼人数不少,但达到经常锻炼的比例却较低。市民科学健身本领不强,项目单一,专业指导不足,体育消费比例失衡,侧重于“实物型消费”等等。其中,超重肥胖和肌肉力量的下降已成为各年龄段的普遍特征,这将是今后影响市民健康的一盏“红灯”。监测发现,“健步走”是市民体育锻炼的首选,特别是20岁以上人群中,68.1%的锻炼者最爱“健步走”。
    针对本次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现状调查结果,上海市体育局局长黄永平表示,“十三五”期间将破解难题、补足“短板”。2016年的市民运动会,要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运动中。对于百姓需要的附近1公里健身场所,体育部门将继续抓好增量,盘活存量,推进运动专项化和科学健身指导,倡导体育消费,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平萍)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