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民健身体育节活动多样百万人次参与
北京市第十届全民健身体育节总结表彰大会日前举行。会上对本届全民健身体育节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给予表彰,授予东城区人民政府等27个单位“精神文明奖”,授予东城区社会体育管理中心等28个单位“活动创新奖”,授予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大学中专部等383个单位“优秀组织奖”,授予中国体育报等29个单位“优秀报道奖”。
自2015年6月至8月,北京市举办了第十届全民健身体育节,活动分为开幕式、市级系列活动、区县级系列活动三大部分,内容丰富、节俭务实,涉及各人群健身活动、体育竞赛、交流展示、科学健身指导、体育社团活动、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等多个层面,共开展市级全民健身活动95项次,区县级活动226项次,各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行业系统等基层活动4204项次,全市参与体育节活动总人数达656万多人次。体育节历经十届,20年的发展,已成为北京市规模最大、影响最广、覆盖面最宽、内容最丰富的全民健身体育盛会。
创新形式 打造品牌 突出特色
本届体育节在创新活动形式上下了功夫,开幕式暨四季跑北京站、幸福足迹·城市徒步活动,跑道全程分春夏秋冬四个段落,每个段落设置换季站,运用4D科技逼真再现春意葱茏、盛夏沙滩、金秋果实、冬日飞雪的四季风景,四季跑道,各具风情,这一创新性的活动模式为北京市民搭建了一个趣味十足的健身平台,增加了项目吸引力。
本届体育节充分挖掘具有广泛性、普及性、竞技性、参与性的群众体育项目,健身气功比赛、“三对三”篮球挑战赛、泥浆足球赛、地书品牌活动、户外“1+1”挑战赛、自行车赛、骑行游、攀岩、体质促进运动会等体育品牌赛事活动极富吸引力,拓展了体育健身形式。威风锣鼓、舞龙、舞狮、腰鼓、健身操舞、太极功夫扇、红绸舞、柔力球、广播体操、空竹等十个项目在健身节期间进行了精彩展示,场面壮观,展现了全民健身成果。
体育节注重突出特色和品牌建设,引导各区县紧紧围绕“一区(县)一品”、“一街(乡、镇)一品”群众体育品牌活动,充分利用群众身边的设施、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各区县各具特色的品牌活动影响力较强,吸引了广大市民参与。据统计,本届体育节区县级活动达226项,参与人数超过365万人次。
政府主导 部门联动 保障有力
为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本届体育节组建了由13家主办单位、1家承办单位、10家成员单位和16个区县、2个地区主管领导、体育行政部门组成体育节组委会。组委会转变职能、找准定位,转变管理模式,从体育部门主管向多部门联动,从政府一家办向扶持引导社会办、全社会共同参与转变。
主、承、协办单位团结协作、资源共享,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场地保障、新闻宣传、安全保卫、评选表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组委会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周密组织,扎实工作,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各项组织工作。同时,各委办局、各区县根据体育节活动总体要求,认真发动、组织、开展好本辖区、本单位的体育节健身活动。
各级政府认真履行体育公共服务职能,准确掌握活动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办好体育节的重要性。各区县都成立了由区县领导牵头的组织机构,制定了详细的体育节工作方案,设立了各具特色的开幕式,细化了体育节期间的活动。同时,市、区两级分别召开动员部署大会,发挥体育节开幕式的带动作用,引导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及社会组织精心策划、周密安排,落实场地和设施器材,确保体育节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使体育节更有魅力、更具影响力。
(李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