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上海总队七支队:精兵强将“练”出来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从波起潮涌的吴淞江畔,到静谧如水的佘山脚下;从霓虹璀璨的都市商圈,到淳朴古香的远郊乡镇……武警上海总队七支队的官兵们借助恶劣天候摆兵布阵,呈现出一幅热火朝天的练兵图景。

瞄准实战 锻造“打仗型”体能

    “欲得强兵,必须坚甲利器。”实战化训练,是部队完成任务“得强兵”、打胜仗的基石。训练越实、练兵效果越好,部队战斗力提升也就越明显。
    “体能训练的根本目的是确保军人保持最佳的身体状态和战斗技能,以便随时遂行作战任务。”该支队党委一班人对体能训练的重要性早已达成共识,要把体能训练与战术训练结合起来,把人体基本潜能发挥与训练作战技能结合起来,把体能训练向打仗聚焦,与战场无缝对接。
    12月上旬,七中队刚组织完武装五公里,准备返回营区,“全体注意,前方五百米发现有破坏分子冲闯目标单位,迅速展开战斗!”就在官兵休息间隙,中队长谢超突然一声令下。此令一出,官兵们提上武器、戴上装具就向预定地域冲去,成功处置了一起“敌情”。“只有这样锤炼,才能强化官兵体能素质,磨砺部队战斗意志,锻造精锐之师。”支队长夏育仁这样说道。
    “体能跟不上,战斗力将大打折扣。”很快,从中队到机关,从新兵到干部,一股精武强能的热潮怦然掀起。“我们把全副武装5000米越野,按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战术综合演练,在战术训练间隙穿插一些短跑接力、俯卧撑比赛。”正在组织训练的九中队排长吕震介绍说。

科学施训    绘制官兵“成长图”

    “五公里考核不合格!”10月,在军事考核中,二中队战士陈硕因身体素质不佳,未能达到大纲要求而拖累了整个中队成绩。为此,小陈沉闷不已,痛下决心尽快达标。
    该支队在调研中发现,体重超标、协调性较差等问题不乏存在,不少官兵反映体能训练经常搞“一锅煮”,缺乏系统性、科学性。问题根源找到后,他们专门邀请驻地高校体能教练进行授课辅导,介绍了运动与肌肉、呼吸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官兵体能素质差异,量身制定了“三能合一”训练模式。他们按照技能与体能交叉训、上肢与下肢力量结合练、素质差与素质强分层训的原则,为每名官兵建立成长路线图,这样既保证了训练的系统性、连贯性,又提高了训练的针对性。
    如今,笔者再次看到小陈,一个“小胖子”俨然变身为“肌肉男”,“这两个多月来,我每天坚持5公里,按照成长轨迹,还加强了腹部和大腿的训练,现在我的目标是让每个课目都达标。”

快乐训练   催生健体“新动力”

    “第二组极限挑战,预备……开始!”训练场上,随着指挥员的一声哨音,官兵们团体俯卧撑、背负往返跑、平板支撑极限挑战、臂力棒接力赛等趣味性体能训练轮番登场,大家你追我赶,个个铆足劲头,一派火热景象。
    “90后战士爱时髦,追求个性,对传统的体能训练抱怨较多。”新兵大队指导员陈开艳感慨道。“我们必须要动点脑子,想点花样,增强体能训练的趣味性,才能调动战士的积极性。”他们就为每个班配发哑铃、杠铃和臂力器等辅助训练器材,购置了体能训练书籍,制定了两人三足、撕名牌、插红旗等20余种趣味游戏,因地制宜地融入体能训练。
    “现在身边的战友都在主动地练体能,我也不能落后!我要拿冠军!”十中队战士盛成皿自信满满地说道,整整一个月,他的体重狂减15公斤,终于实现了器械体能达标,自信心增强了,工作干劲也更足了。
    该支队坚持每周组织体能运动会,开展“体能达人秀”、PK赛等活动,让官兵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训练,持续激发参训热情。现在,像这样的趣味体能训练法,已在支队全面推广,深受广大官兵喜爱。
    打仗不分季节,练兵不分寒暑,这个支队的官兵们告别“猫冬期”,从严要求、从难磨砺,伴随着声声嗷叫,又一个崭新的春天正稳步走来。

杨乐  陆振鑫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