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武术段位考试点巡视活动:探索段位推广方式和思路
去年8月中旬以来,中国武术协会采用集中各点负责人进行交流,现场解决问题、培训提高技能、抽点进行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从江西景德镇开始,展开了对全国武术段位考试点的巡视活动。
中国武协相继于9月、11月、12月,分别以桂林、昆明、台州、都江堰、开封为集中点,对全国22个省区市和北京体育大学等8个高校一级单位的武术段位考试点进行巡视,同时在定点单位对相关考试点进行抽样调研。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总体来看,被巡视的考试点基本围绕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联合印发的《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开了普及推广武术段位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推广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诸多可供参考借鉴的推广方式和思路。但是考试点的发展水平还是参差不齐,需要更有力的措施管理规范考试点,激发考试点活力,推进武术段位制的发展。
认真组织 规范管理
中国武术协会段位制工作网点是二级管理、三级办公、层层设点。在实际工作中,一级单位作为管理部门是段位考试点工作的关键枢纽,基本都下设段位制办公室,考试点也设立到了各级各类武术组织、团体。
在规范管理、组织有力方面,比较突出的是浙江省武术协会和四川省武术协会。其中浙江省武术协会设立考试点103个,居全国首位。浙江根据中国武术段位制相关文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浙江省武术段位制实施办法,指导各考试点开展工作,同时将段位制与会员制有效结合,形成二级单位会员、三级单位会员相适应的层层管理办公协调体系,且考试点基本覆盖了各市县区武术协会、单项拳种协会、武馆武校、机关单位、中小学、青少年宫,并深入到广大乡镇、社区、农村和各健身站点。
浙江把考试点建设到了习武者身边,基本包括了段位考试点的所有类型,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二级管理三级办公和层层设点,有力推动了武术段位制的普及推广。部分考试点不仅在实际工作中规范有序地开展普及工作,更是精益求精,对段位制工作要求已经到了提高的阶段。
四川省武术协会下属的考试点管理效率高,相关工作活动能迅速有效地进行组织。广东省武术协会也在考试点管理上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学习,考试点管理较为规范,考评工作认真严谨,不走过场。
以学校为重点 推进全面普及
武术段位制的普及推广随着武术的“六进”工作也在全面进行,各考试点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地开展着武术段位制六进工作。
目前,大家普遍认同在《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提出的中小学校是推广武术段位制的重点,而武术真正地做好普及推广工作,中小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武术段位试点省中,吉林、河南、湖南、广西、云南、陕西各省体育局与教育厅联合推进武术段位制进校园工作。
其中吉林省武术协会制定了符合本地区特点的段位制工作方案及制度、流程,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专人管办、责任到人,省市县三级层层抓试点,全省武术进校园的比例已经达到85%左右,总人数已达到15万人左右。
河南省武术协会完善工作机制,落实经费投入,在全省开办了两期校园《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骨干教师培训班、两期“中小学校园武术夏令营培训班”和河南省中小学中国武术段位制比赛,以促进段位制的常规教学。
湖南省武术协会则建立以高校为龙头、中学为龙身、小学为龙尾、以公益支教武术志愿者为骨干的队伍体系,努力使校园武术形成“政府主导,教育、体育部门配合、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陕西省对全省各地87所学校、203名体育骨干教师进行了段位制培训,革命老区山阳县教育体育局向全县各学校下发文件——《山阳县推广武术进校园实施方案的通知》并配有实施细则,有计划有考核。
此外,贵州安龙、清镇等试点单位也开始以段位制走进校园为重点,全面普及段位制。除此之外,福建、黑龙江、重庆等地段位制工作也在逐步开始。
宣传推广培养骨干
武术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新的平台,在此次考试点巡视中,很多考试点在工作中充分利用了身边的电视、报刊和网站资源,充分发挥了媒体宣传的作用。
如浙江省武术协会和四川省武术协会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平台及时发布段位制文件、活动和考试点工作的各项信息和要求,了解先进考试点工作动态,及时了解考试点工作中的问题与建议,加快了考试点工作进度和信息互动交流。
吉林省武术协会则专门召开全省武协系统组织、宣传工作会议,在完善组织、宣传工作的基础上,还在各市(州)成立了武协记者站,开办省《武协通讯》,通过这个平台,使段位制管理工作宣传内容更充实、更丰富,得到了全省武术界同仁的一致好评。
武术段位制推广中,骨干师资队伍是关键因素,也是现存的薄弱环节。目前,一级单位考试点采用集中培训和送培训下基层等各种方式培养师资队伍,各考试点也意识到其重要性,积极响应参加,同时还组织考试点内部人员进行段位制技术和理论的培训学习。
很多考试点之间还进行交流比赛和学习,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如吉林省经过多次研究、论证,制定了明确的培训计划,主要突出抓好进校园教师队伍的培训和抓好各级武术协会骨干人员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