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好步开好局“十三五”中国武术再谋新篇

  在2016全国武术协会主席秘书长会议上,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张秋平对做好“十三五”规划起步之年各项武术工作做了具体部署。他指出,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全力做好2016年各项武术工作,为全面落实“十三五”各项工作目标起好步、开好局。

服务全民健身 广泛开展活动
   

  武术项目有着全民健身直接参与的最大人群。要积极服务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广泛发动群众,制定有效措施,提供必要保障,积极推动武术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
    各级武协要充分发挥武术之乡作用,继续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各类武术赛事活动,打造品牌赛事,稳步实施《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持续推动武术“六进”工作,推进“太极拳健身工程”建设,打造武术健身品牌,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供给,搭建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武术健身平台,满足社会各领域人群的不同需求。

统筹两个大局 规范技术体系
   

  武术竞赛是武术发展的杠杆,将召开全国武术训练竞赛工作会议,继续推进武术训练竞赛标准化建设,优化规则与裁判法,规范国内国际统一的武术技术体系,促进竞技武术运动水平提高,在世界范围内继续引领武术发展的方向。
    加强国内、国际武术套路、散打、短兵、泰拳、自由搏击等赛事交流,加强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队伍建设,重视运动员文化教育和后备人才培养。组织管理好各项竞技武术赛事,坚持不懈抓好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强化“两个责任”落实,践行“三严三实”,推进武术行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决维护健康有序的武术竞赛环境。

服务外交战略 加强国际合作
   

  国际推广是武术争取早日进入奥运会的一个重要条件和基础,要积极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立足国内,面向国际,通过各种方式,让武术走向全世界。
    要有眼光和胸怀,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建立武术推广长效机制。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契机,充分发挥各驻外机构作用,广泛建立对外合作与联系,构建驻外机构推广平台,加强与国家汉办合作,推进武术进入各国孔子学院,加大武术援外力度,增派交流访问团,组织好在国内举办的各类国际性武术赛事活动,加强与国际武术联合会的合作,始终将入奥作为竞技武术发展的重要目标,推动武术进入世界各区域性综合运动会和奥林匹克运动会。   

加快段位推广 完善师资培训
   

  要贯彻落实总局提出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继续加强与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增加在政策层面、管理层面的支持和保障,从基础做起。加快武术段位制与武术健身操在校园的推广普及,推进武术列入各类学校课程,鼓励武术之乡开设地域性特色拳种校本课程。完善武术师资培训机制,继续实施中华武术走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师资培训计划,促进青少年武术师资总量稳步增长。加强对武术馆校和青少年武术俱乐部的管理与引导。   

重视媒体宣传 加强传承保护
   

  要增强宣传意识,重视媒体宣传队伍建设,加速推进武术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提高中国武协官网的导向性、权威性,拓宽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的全面合作,充分发挥和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形式,有效扩大武术传播渠道,形成各类媒体传播武术的立体模式。
    弘扬武术文化,倡导武化教育,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加强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特别是对地方特色拳种和濒危拳种的挖掘整理,加强社会武术技术骨干队伍建设,发挥民间代表性传承人在武术传承中的作用,加大民间示范领军人物的扶持力度,全力推进太极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遗工作。   

实施科技创新 培育产业市场
   

  武术科研工作要坚持“武术事业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发挥先导作用”的指导思想。要进一步整合全国科研资源,调动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合作共建武术科研机构,着力发挥武术研究院的作用,加强科研人员队伍建设,开展武术科学健身指导,提高武术健身方法的科技含量,为武术发展提供科技保障、理论支撑和原动力。
    必须充分发挥各级武术协会作用,坚持开放合作,加强产业开发。一是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开发标准化武术场地、器材、服装品牌,增加武术产品供给,引导大众武术消费,重点发展武术健身休闲、竞赛表演、技术培训等服务业;二是促进武术竞赛市场化、职业化进程,规范武术职业俱乐部,培育武术市场主体,打造职业化品牌赛事。   

强化制度建设 提供人才保障
   

  国家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将对现有的体育组织管理模式带来影响,必须积极应对,争取主动。各级武协要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改革组织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继续加强组织管理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内设办公机构和运行机制建设,不断完善从国家、省、市、县到基层点的组织网络体系,保证信息渠道畅通;二是提高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当好“会员之家”,增强协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尊重人才,重用人才,把有识之士、成功之士吸收到协会组织中来,扩大协会的社会化程度,重点培养一批中青年武术专业骨干和传承人,为武术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