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中国武术事业成果显著
2月2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的全国武术协会主席秘书长会议上,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张秋平全面回顾了“十二五”时期武术发展情况。
张秋平指出,“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武协带领全国各级武协努力开展各项工作,积极推动武术标准化建设,为发展武术事业、促进全民健身、弘扬中华文化和建设体育强国做出了积极贡献。
武协网络体系更加完善
中国武协建立了全国武术协会主席秘书长会议制度,形成了全国武术协会思想统一、目标一致、携手并进的工作局面。
中国武协各级单位会员队伍不断壮大,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武术工作组织体系,形成高效的单位会员工作组织网络。2013年7月22日,西藏自治区武术协会在拉萨成立,实现了协会组织网络在全国范围的全覆盖。全国各级武术协会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真正成为广大武术爱好者的“武术之家”。
在加强组织建设的同时,协会个人会员人数大幅增加,达到27万人,比“十二五”初期增长了两倍。
社会武术活动蓬勃发展
全国各级武协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积极开展武术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的“六进”工作,推动武术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每年8月8日,中国武术协会联合各地武术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百万人武动武术”的健身大联动,使武术成为每年“全民健身日”的一大亮点。
各地武协进一步发挥各自地域资源优势,举办了一系列群众武术赛事和国际武术活动,带动武术全民健身的大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全国武术之乡,作为武术文化传播和武术健身的重要阵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武术文化活动,有效推动了武术全民健身。
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颁布实施了《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逐步建成了两级管理、三级办公、层层设点的段位制工作网络,段位制人口从“十二五”初期的13万人大幅增加到“十二五”末的87万人,武术段位制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深化训练竞赛体制
根据武术项目发展规律,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国武协对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进行了修订,散打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也进行了重大改革,使武术竞赛规则日趋完善,标准化程度日益提高,继续在国际上引领着竞技武术发展方向。
同时,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2012年2月正式成立了国家武术散打队,每逢国际大赛,还专门成立国家武术套路集训队、国家武术青少年集训队等。
“十二五”时期,我国武术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共获得了世界冠军74个,亚洲冠军36个,世界青少年冠军30个,亚洲青少年冠军55个,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国际推广交流打开新局面
中国武协一直将国际推广与交流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组织武术表演团队、参加国际比赛、派出援外教练、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圆满完成了各项出访任务,“十二五”时期累计派出132个出访团队1312人次,先后访问了五大洲的156个国家和地区,受到世界各地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进一步宣传了中国武术,扩大了武术的国际影响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8月18日,中国武术表演团访美期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表演引起了轰动,1600人的大会厅爆满,近2个小时的表演获得了146次掌声,这在联合国举行的文化活动中是史无前例的。外电报道称此为中国政府在联合国举办的又一次成功的文化外交活动,国务院主管领导对此予以了高度评价。
同时,中国武协与国际武术联合会加强合作,为武术申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武术成功成为奥运会的8个备选项目之一,为武术进一步申奥奠定了基础。
青少年与学校武术稳步推进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广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通知》,有效推进了武术健身操在全国中小学校推广实施。
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于“十二五”期间建成的8000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将武术健身操和段位武术列入德育教育内容。武术段位制进入中小学的具体实施工作正在推进中。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全国武术学校比赛、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为主的青少年训练竞赛体系平台,基本覆盖了少体校、民办武术学校、普通中小学校的青少年习武人群,武术后备人才培养取得了成效。
科研与学术交流成果丰硕
中国武协始终坚持“武术事业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发挥先导作用”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国家武术发展的重点工作,积极组织开展了各类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十二五”时期共组织完成了439项武术研究院院管课题专项研究,举办了各类全国论文报告会、高峰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24次,累计4370多人次参加了会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另外,中国武协与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合作,创办了武术学术专业期刊《中华武术研究》,搭建了武术专业学术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武术科研成果交流和转化,已逐步成为武术学术权威期刊。
宣传与市场开发初见成效
中国武协充分发挥新闻委员会委员的宣传骨干作用,团结联合各媒体利用各种渠道加强武术宣传工作,依托各级武协组织,把握正确方向,服务武术大局,初步形成了全国联动、上下呼应的武术宣传网络。
中国武协以深化改革的勇气,加大赛事开发力度,不断创新,涌现出了一批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端品牌赛事。“中国真功夫”散打争霸赛已成为目前国内关注度高、对抗性强、社会评价好的一项武术散打商业赛事;中国武术套路王中王争霸赛、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太极拳)、全国武术对练大奖赛等赛事,是武术套路赛事开发上的创新,是对武术套路比赛职业化道路的积极探索,比赛紧张激烈,对运动员综合能力要求极高,激发了运动队的创造能力,增强了比赛的观赏性,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
泰拳等拓展类项目经过八年的发展已逐渐成熟,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