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武术积极推动转型升级
2015年是我国体育事业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年,全国武术界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准确定位武术发展的目标任务,积极推动武术发展的转型升级,以国家战略为目标,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以民众需求为要务,全面推动了武术事业的发展。
日前,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的全国武术协会主席秘书长会议上,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国荣全面回顾了2015年工作,他指出,过去的一年我国武术社会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武术竞技活动更加规范有序,武术社会价值更加彰显,全国武术工作者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以“三严三实”要求为准则
扎实推进武术事业新发展
陈国荣指出,2015年,中国武协、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高度重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认真组织中心处级以上干部按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进行了反复学习研讨,认真找差距、找不足、找根源并制定整改措施。
去年,中心进一步强化了全体干部职工的理念、信念和行为准则,讲规矩、守纪律,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新形象,以“三严三实”的标准和要求,推进全国武术事业的新发展。
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导
加强顶层设计 制定五年规划
陈国荣表示,“十三五”时期是建设健康中国、全面推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了充分发挥武术在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指导“十三五”期间武术工作的全面开展,中国武协组织了相关人员,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研究起草了《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2016-2020)》。
《规划》充分体现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新的发展理念,在社会武术、竞技武术、国际推广、武术文化、武术教育、武术科研、武术产业等领域中进行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武术事业发展蓝图,以推动武术事业健康、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以实施《十年规划》为契机
全面推动社会武术工作
陈国荣谈道,2015年,《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推广试点工作成效显著。中国武协认真制定并印发了《2015年武术段位制推广试点工作方案》,全面开展段位制试点工作。
2015年,为了适应武术发展的新形式,中国武协还对全国武术之乡进行了全面考核,并召开了全国武术之乡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武术之乡的社会责任、工作任务、管理机制、评价体系,实施动态管理和淘汰制度。有3个不合格的单位淘汰进入候选名单,经严格评审,授予了海南屯昌县等9个单位“全国武术之乡”称号。目前,全国武术之乡已达100个。
中国武协以武术“六进”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武术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的工作。把武术段位制、武术“六进”与武术之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武术活动。
以狠抓赛风赛纪为重点
促进竞技武术健康有序发展
陈国荣强调,中国武协严格按照总局要求和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制,进一步加大了对裁判员和运动队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力度,狠抓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严格执行了《全国武术竞赛裁判员选派与监督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国家队运动员、教练员选拔与监督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对极个别出现的违反赛风赛纪的行为决不姑息,做出了严肃处理,确保各项武术竞赛活动公正、公开、公平与公信。
2015年全国各类武术锦标赛、冠军赛,各类国际武术赛事,总体赛风赛纪良好,无兴奋剂事件。在进行的套路南拳类、长拳类、太极类项目和散打国家队优秀运动员集训中,进一步明确了“动作规范、技术全面、技法精湛、演练细腻、风格独特、完美展示”的套路运动发展方向。
以提升国家软实力为目标
拓宽武术国际推广的渠道
陈国荣指出,2015年,中国武协以提升国家软实力为目标,进一步加大了武术的国际推广力度。先后举办了全球华人、焦作、峨眉、厦门、东盟武术节等各类国际性武术比赛,为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提供交流、切磋的平台。同时拓宽了段位制海外推广的渠道,结合国内大型国际武术活动,在河南登封、厦门,丽江等地举办了多期境外习武者段位制培训和考试。还组织了4个段位推广组,分别赴南非、英国、奥地利等10多个国家开展武术段位制普及推广工作。
2015年,在第8届亚洲青少年武术锦标赛和第13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中国运动员分别获得21枚金牌和14枚金牌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精湛的技艺,扩大了武术的国际影响。
为加强国际武术培训工作,中国武协先后派出国内的优秀教练员、专家前往东南亚、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和欧洲等2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覆盖到五大洲,促进了各国家和地区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国际武术的推广与普及。同时为加强青少年武术对外交流,组织参加了中俄青少年运动会和中美青少年武术交流训练营活动,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青少年的风采。
以赛制创新为切入点
加快竞赛形式转型升级
陈国荣说道,中国武协进一步推动了武术竞赛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大胆探索新的竞赛形式,积极推动武术赛事的转型升级。创办了全国武术太极拳公开赛,采用积分赛制,共举办了四个分站赛和一个总决赛,进一步完善了“市长杯”和“企业家杯”武术太极拳比赛等高端赛事,规范和提升了社会武术的竞赛平台。
2015年,中国武协改革创新了全国武术套路王中王争霸赛、太极拳锦标赛和对练大奖赛的赛制和展示形式。继续打造了中国真功夫散打争霸赛、武术散打职业联赛、俱乐部超级联赛等赛事模式,积极探索职业化发展的路径与模式,为武术的职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武术进校园为抓手
加强青少年武术教育与训练
在国家文明办、教育部和体育总局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武术协会进一步加强了青少年的武术教育与武术训练工作。一是积极推进武术段位制进学校的试点工作,在全国13个省市15个地区开展了段前级的武术教学活动。二是开展了中华武术走进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师资培训,在吉林、福建、贵州3省成功举办“中华武术走进乡村学校少年宫”试点学校师资培训班。三是扎实推进青少年竞技武术训练竞赛工作,规范全国青少年武术套路、散打锦标赛、武术学校套路、散打比赛的竞赛组织工作,圆满完成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武术比赛的竞赛组织工作。
以武术科研为先导
为武术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陈国荣表示,2015年,武术科研和宣传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国武协充分发挥国家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的作用,组织专家委员会专家对全国12个省市的武术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撰写完成了76000余字的调研报告,为武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武术研究院认真履行职责,围绕当前武术发展的主要工作和任务,2015年度设立院管课题56项,完成结题79项,全年共举办国际、国内各类学术交流活动7次,共有专家、学者和武术爱好者2000余人参加学术交流,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同时,加强了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配合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了武术研究院院藏拳谱、古籍、兵器等文物的专项普查工作,共完成1393件院藏文物的信息采集工作,为进一步保护文物资料,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武协积极发挥新闻委员会的作用,不仅在主流媒体上做了大量新闻宣传工作,而且还利用自媒体、新媒体进行及时报道,拓展了宣传渠道,有效扩大了武术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