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体育教师——聪明大脑的建筑师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  罗超毅

  《运动改造大脑》一书最近很畅销,作者为约翰·瑞迪,是美国神经精神医学领域专家和畅销书作者。该书探讨的是运动与大脑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运动在治疗精神疾病方面的作用,比如说忧郁症、老年痴呆症等。书中有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结论,引用了美国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教授的研究成果,这位科学家对运动与大脑的关系做了长期的实验研究,曾获得2000年诺贝尔科学奖。
  本书告诉我们一个重要事实:为什么有些人学习成绩好,同时他们的情商也高?为什么有些人特别喜欢玩,喜欢运动,同时也很会读书,学习效率非常高,因为游戏和运动使他们的大脑结构更加优化。
  众所周知,我们搞竞技体育的人,尤其是教练员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发现和培育后备人才,如何培养出世界冠军、奥运冠军。但我国体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应该认识到,体育包括体操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培养出精英运动员,体育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功能——推动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参加运动,因为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改造我们的大脑,使孩子们更聪明。
  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宣传运动改造大脑这个科学观念呢?是希望从一个更新的视角向学生及其家长们宣传体育的功能和价值。如果仅单方面对家长们重复讲参加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将来能成为世界冠军、奥运冠军,那么相信绝大多数家长会不甚感兴趣,因为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是需要很高天赋的,只有凤毛麟角的人才具备这样的天赋和条件去攀登高峰。
  中国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作为体操运动的领头羊,我们有责任引导家长和社会更多的人深刻理解,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可以改造大脑,参加运动可以使孩子更聪明,特别是体操运动更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如果改变思路从这个新的角度向社会和家长宣传运动的好处,相信更多的家长会愿意把孩子送到体育俱乐部参加锻炼。因为他们希望孩子健康聪明,学习好,而且充满智慧。
  为什么参加体育运动能使孩子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练员特别是体育教师堪称聪明大脑的建筑师呢?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一、健全大脑需要运动
  我们知道人类是从猿进化而来的,人类懂得学习,会制造并使用工具,更有牢固的生活技能。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缺乏运动,总是长时间在电脑前坐着不动,此现象着实令人堪忧!
  人类是从劳动中不断进化,其大脑运动区非常发达,而且功能强大。运动区的功能恰好就是人类对未来产生梦想,制定计划,充分发挥巨大潜能创造力的重要区域。反之,人类若缺乏运动,大脑便会逐渐退化,人们的创造力也会随之减弱。
  科学家们发现,如果一个人缺乏运动,对大脑没有必要的刺激,新生长出的大脑神经细胞就难以与神经网络系统连接成一体,28天之后这些神经细胞就会渐渐失去生命力。因为大脑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依靠一种叫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运动中大脑会不断地产生这种物质,作为大脑神经细胞生长发育的必需养分。
  由此可见,一个人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青少年儿童,如果缺乏运动,就没有必需且足够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产生,大脑细胞能够很好的存活吗?
  二、聪明大脑需要运动
  仅仅具有丰满的脑细胞人就会聪明吗?答案是否定的。聪明大脑不仅需要健全丰满的大脑,而且大脑神经细胞网络结构的组合要复杂而有序,通常大脑的结构越复杂有序,孩子才会越聪明。
  举个通俗例子,北京为什么老堵车?主要原因是因为路网不够,车又太多,如果有的地方设计还不合理,路网无序衔接,那交通就更加堵了。我们的大脑神经网络就类似一个极其复杂的城市交通网,交通网络越密集,连接越合理有序,交通就会越顺畅。大脑神经网络也是这样,一个孩子有了丰满足够的脑神经细胞,并形成密集合理的网络结构,孩子思考问题会更缜密,反应速度会更快,这个孩子就更聪明。
  诸多运动中哪些运动最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呢?国外有研究,把人的基本运动技能可以细分为30多个更小的要素,体操和游泳两个项目是对这30多个小要素覆盖率最多的。所以说“想聪明,玩体操”是有科学研究依据的。大家看过体操比赛就知道,体操这个项目动作类型多样,技术复杂精确,因此习练体操对孩子大脑的刺激既全面多样又精确到位,这样的运动刺激对于构建一个缜密健全而聪明的大脑具有突出作用。
  七岁以前的孩子参加什么体育活动较好呢?他们年龄太小,没有能力去打篮球排球,也不具备练田径这样的成人项目,因为孩子们还没有完全发育好,没有足够的力量、速度和耐力以及体能去完成那些运动。因此,七岁以前的孩子习练快乐体操是最适合的。
  快乐体操为什么好玩,而且对孩子们有益,因为它有以下特点:第一、游戏性强;第二、技能多样;第三、复杂度高;第四、安全性好。
  三、学习大脑需要运动
  《运动改造大脑》告诉我们,运动可以激活大脑。美国有一个体育课的实验研究叫“零点体育课”,意思是学生全天的第一节课先上体育课。美国芝加哥一所高中19000多名学生参与了“零点体育课”的实验研究。
  “零点体育课”的实验结果是:参加零点体育课的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了17%,而喜欢睡觉和上一般的标准体育课的学生,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只提高了10.7%。这是一个差距不小的数据。1999年这批学生还参加了国际教育与评价的测试(TIMSS),获得科学第一名和数学第六名的优异成绩,难怪人们惊讶地说:“一群体育老师让美国内帕维尔203学区的19000名学生不仅成为全美国最健康的学生,而且还让他们成了全世界最聪明的学生。”
  为什么?科学家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产生内啡呔、血清素和多巴胺几种物质,使孩子们有愉悦的好心情投入学习活动中,这对提高学习效率无疑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此外,体能好的学生学习成绩也好,因为体能好的学生可以更好的集中注意力,高效率的延长学习时间。
  特别认同书中一句话:“体育老师创造了孩子们的大脑,其他的老师则使其更加丰满。”因此,别小看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是聪明大脑的建筑师。也就是说通过体育运动不仅使孩子们身体练得棒棒的,而且使孩子们的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健全,缜密有序,这是学习好的物质基础。体育老师的作用就好像建筑师们将一座摩天大楼的框架结构搭建好,其他如语文、数学、化学等老师在这个基础上,充实孩子们的各方面知识和文化,充实孩子的大脑,再经过装修师傅和装饰人员的精雕细刻,一座摩天大楼才能巍然挺立,亮丽无限。
  基于上述理念,体育发达国家特别喜爱体育运动,青少年儿童尤其钟情于体操。据资料,美国体操协会注册的俱乐部有3000家以上,有些大的俱乐部学生可达4-5千人,还有很多未注册的体操俱乐部。美国有三亿多人口,据说有几百万人在体操俱乐部玩体操。
  快乐体操除了强身健体,增强智力之外,还能培养孩子如下几个能力:第一、与同伴们的协调沟通能力;第二、小团队中的领导指挥能力;第三、学动作时的克服困难能力;第四、失败时的抗压抗委屈能力。
  过去社会上曾有一句轻视运动员的话,形容运动员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而《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中“零点体育课”的实验结果清楚的告诉我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不仅四肢很发达,而且头脑绝不简单。
  运动不足,大脑和身体相互不协调,在医学上叫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失调会造成诸多行为失常:比如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脚、严重害羞等。感觉统合失常的罪魁祸首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有调查表明,中国大中城市孩子感统失调率达到80%,其中30%为重度感统失调。而运动是治愈感统失调的有效方法。
  中国有13亿人口,七岁前的学龄前儿童至少有一亿上下。我们的家长如果认识到快乐体操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快乐体操俱乐部学习。我相信未来的中国,体育运动一定会成为中国人民的最爱,快乐体操也一定会成为青少年儿童的最爱。一旦快乐体操蔚然成风,这个市场有多大?
  综上所述,参加体育活动,快快乐乐玩体操一定会让你的孩子受益终身。而体育教师以及我们的教练员和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体育活动的倡导者、推动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他们不愧是全民健身的培育人,聪明大脑的建筑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