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武术根植校园传承中华文化

  近几年,随着武术进校园成为国家体育部门、教育界、媒体关注的热点,山东省济南市太乙门武术研究会紧抓契机,先后在济南市育贤、育秀两所小学开展武术活动,大力推广传统文化、普及中华武术。
     济南太乙门武术是流传在山东省历史久远,内容丰富的武术门派之一,主要的武术套路有:基本功、基础拳、十二路弹腿、埋伏拳、金刚拳、太乙少林拳、养生健身拳、醉、猴拳等;也有常见的器械、各种形式的对练、硬气功、养生功法等。2013年,山东省政府公布该门派武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1年,研究会决定派林树基、刘长海、蒋东明、徐丕江、吕瑞敬、曲元一、马磊、李雪良等教练,深入学校义务开展武术传承活动。2012年初,研究会走进济南育贤小学,向全校师生展示了本门派的武术技能。通过武术表演,获得时任校长张立的大力支持及学校其他领导、师生的一致认同。随后便开始在育贤小学开展武术套路项目的传承教学活动,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也更好地传承武术。
     研究会首先向育贤小学推荐由多名国家级教练共同创编的“武术操”,对各班级选出学习武术操的骨干和带操员,进行严格的学习培训。在他们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全套操以后,再利用在大课间期间,对全校学生进行武术操的分节示范教学。课余时间,各班级则由领操员进行巩固辅导。很快全校千余名学生都掌握了九节武术操的动作,每当全校学生在大课间加练武术操时,整个操场是一派龙腾虎跃的气氛。武术操的练习不仅丰富了学校的健身活动内容,也在潜移默化地引领校园少年感受武术的魅力。
    为巩固大课间练习武术操的成果,育贤小学决定组织举行按年级进行的武术操会演大赛,学校再一次掀起大练武术操的热潮,各年级的学生也表现出高涨地练习热情,同学之间互相纠正动作,认真操练使全校的武术操比赛,收到了良好效果和社会影响,引起校内外同行及媒体的关注。
     随着武术操在全校的普及,为借此东风巩固习武成效,提高学生演练水平,以带动全校创建“传统项目基地”为目标,校方与太乙门研究会商定:成立校武术队,让武术在校园扎根发展。校队采取选拔和自愿报名的方式,招收了各年级近60余名学生,据学生们不同的上课时段、性别、年龄成长生理特点及习武的规律要求,科学地制定校武术队学习内容和练习计划,合理地处理好文化学习和武术练习的关系。
     目前,育贤小学校武术队的学生,经过4年的坚持练习,除坚持练习武术基本功之外,还分别掌握了教材中新创编的几套操、基础拳术,太乙门派中传统的拳术、长、短兵器械大刀、双刀、对练等多项套路。武术队队员们参加了多次武术比赛、公益表演联谊、全省“十艺节”演出和相关的宣传活动,获得很多荣誉和鼓励。
    学生家长普遍反映,通过参加武术实践活动,学生的勤奋刻苦学习精神、礼仪等综合素质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和进步。更可喜的是,去年太乙门武术队3名学生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重点中学就读,学生们认为:在武术动作的演练中所展示出来的‘精、气、神’是其他运动项目无法比拟的,我们的学习虽然紧张,但通过学习武术,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也通过参加武术比赛提高了自己的心理素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