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即将于明日开幕

  春光大好,喜悦无限。申城市民“我们自己的奥运会”——第二届市民运动会4月23日就将拉开大幕。
    四年一届的上海市民运动会,在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抓住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契机背景下,围绕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奋斗目标,积极打造运“动”之城,切实做到“人人共享体育、体育造福人人”。

“创新、开放、智慧、共享、欢乐”
   

  上海市副市长、组委会主任赵雯表示,举办市民运动会要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创新举办理念、鼓励社会参与,广泛动员、加强指导、强化保障,全面提升办赛水平,促进全民健身、引导科学健身,将四年一次的市民运动会打造成上海全民健身的品牌。
    全国首创的市民运动会根植于民,回信于民,上海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常态,坚持“创新、开放、智慧、共享、欢乐”的办赛理念,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风采。
    市民运动会以“上海动起来”为主题,以“全民参与、全民运动、全民健康、全民欢乐”为宗旨,全面提升办赛水平,着力打造覆盖职工、青少年、老年人、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军人等各类健身人群、体现大众体育专项化水平的综合性全民健身盛会。
    本届赛事贯穿2016年,设有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游泳、龙舟、棋牌、击剑、滑冰等65个竞赛项目。扩展为十大运动汇:涵盖“活力申城”——区县运动汇;“韵动家园”——社区运动汇;“业界竞标”——职工运动汇;“青春集结”——学生运动汇;“群英荟萃”——人群运动汇;“万众争锋”——社企运动汇;“我形我秀”——媒体运动汇;“战队逐鹿”——场馆(俱乐部)运动汇;“跑者无疆”——路跑运动汇;“无形战场”——网络运动汇。

政府、社会、市场“三轮驱动”
   

  在打造“运动之城”同时,整合全社会资源共同参与赛事活动,形成政府社会市场“三轮驱动”,上海探索社会化、市场化的“多元主体”办赛模式上,新意颇多。
    在上海市体育局局长、组委会常务副主任黄永平看来,“开放办会,吸引更多新兴的民间体育社团组织积极参与进来,更多上海的或者有志于进军上海的相关企业能踊跃地参与到赛事承办中来,也鼓励更多私营体育场馆经营者、拥有者积极地参与进来。”不设门槛,敞开大门,首次尝试通过赛事推介会形式,吸引数百家国内外体育产业公司、体育社会组织、体育场馆、健身俱乐部报名参与竞标。意在资源能进一步集聚.把企业拥有的市场资源纳入进来,把媒体的传播资源整合起来。
    办赛模式上,以更加灵活、更加多样、更加贴近体育爱好者需求,让市民“认识自己”,关注自己。“参与者不限国籍、不限肤色、不限人种、不限性别、不限年龄,不管你持有何种身份证件,护照、身份证、居住证甚至是暂住证都可以作为参赛的资格凭证。只要满足‘人在上海、热爱运动’这八个字,都可具备参赛的资格”,黄永平说。

欢聚在一起,快乐在一起
   

  体育带来激情,运动收获快乐。组织者强调,整个赛事安排和组织只有一条标准——尽可能多的爱好者参与进来,参与的过程尽可能的快乐。
    市民百姓唱主角,明星选手来助阵,这场草根盛宴“华丽”升级。姚明、刘翔、吴敏霞、王励勤、徐莉佳、杨扬、常昊等体坛明星,出任“市民运动会形象大使”。借助全民健身平台,以明星的特有号召力,走进民间、融入比赛。
    而成就一场“体育欢乐嘉年华”,将打通市民运动会与国际顶级赛事通道。如赛事打到一定级别,或许获得上海网球大师赛门票,到国际赛场感受氛围。黄永平风趣地说,“也许打到冠亚军决赛时,颁奖的不一定是组委会领导,可能是费德勒或者是小德这样的网球大师来颁奖。明星和选手拍照,获得终身难忘的体验和感受。”正如奥运冠军吴敏霞所期待的:“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其中,让这座城市留下更多的快乐和健康。”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