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扶持播撒足球希望重在培养夯实基础
北海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命名的“足球城”。早在19世纪末,足球运动就作为殖民侵略的副产品传入当地,北海市因此成为西南地区最早接触和开展足球运动的城市。近20年来,北海足球一直称雄广西。同时,作为中国南方的海滨城市,北海的天时地利人和也为足球发展提供了相当好的条件,北海市也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布点城市、青少年足球冬训基地,每年到这里冬训及全国各级别的赛事渐具规模。
在这个“以足球为习惯”的城市,由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主办,中国足球协会协办,北海市体育局、北海市教育局和北海市足球协会承办的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希望之星”少年足球训练营(北海)近日在北海海浪足球训练基地进行。
公益事业 播种希望
“踢球人少,起步晚,这是我国青少年足球面临的一大问题。尤其是开始接触足球的年龄,比国际足球先进国家晚了许多。想办法让中国的孩子更早接触足球,是青少年足球发展的重要环节。”训练营主教练刘彬说。为了积极响应中央足球改革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推动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与中国足球协会合作,选择具有一定校园足球基础、具备规范场地和师资的地区成立足球训练营,培养足球后备人才,推动足球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和提高,以足球运动的开展促进中国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振兴足球运动,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根据中国足协国家级足球城市布局,解决足协配套资金的不足,同时向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少数民族地区倾斜,从在场地设施、教练员执教水平及青少年足球普及程度和校园足球开展情况方面,选择10个符合成立足球训练营所需条件地市作为的训练营的开展地区。
“训练营是一项公益事业,中国足球需要更多的像‘希望之星’少年足球训练营这样的公益事业,带给青少年足球更多的关注和关爱,普及我们的校园足球。训练营既不影响学生正常文化课学习,又能发展壮大北海市足球人才队伍,这要求参加训练营的教练员们能够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优质高效地完成教练工作。”刘彬说。
重在培养 夯实基础
绿茵场上,稚嫩的孩子们身穿印有“希望之星”字样的球衣,追逐着足球忘我地奔跑。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来自北海市,他们通过层层选拔才来到这里接受专业训练。
本次“希望之星”少年足球训练营为学员免费提供教练费用、训练装备及器材。在学员的选拔和训练上,通过足协组织的青训专家对本地校园足球联赛考察并选拔,109名小队员按照年龄段、性别分成了四组,训练营明确要求每次训练不少于90人。“‘希望之星’训练营的开展,效果是显著的,我们也迫切需要持续。”刘彬满意地说,足球要搞好,还是要抓好青少年。青少年足球如何抓、如何布点、如何培训、如何建立机制,是需要众多从事青少年足球发展的教练员、管理人员去思考的。
钱花了,不是扔水里听个响,而要真正发挥作用。这是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和中国足球协会希望达到的目的。北海市对“希望之星”少年足球训练营的工作十分重视,为保证训练质量,训练营聘请拥有中国足协A级资质的刘彬担任主教练,李永智、李辉德、严芝明等三人担任助理教练。
“希望之星”少年足球训练营就是针对足球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刘彬说:“这一阶段注重‘发现’,想要发现好的足球‘苗子’就需要普及足球,想要普及就需要小孩对足球有兴趣,这也就是训练营对教练员的要求。因此,少年足球的启蒙阶段对于教练员要求是很高的,需要教练员有足够的耐心、爱心和事业心。通过训练营的模式,让孩子们享受足球的快乐。”
对于足球训练营选择北海。刘彬坦言,北海有着悠久的足球运动历史,为国家足球队、广西足球队输送了大批足球人才,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命名为‘足球城’。参加本期训练营的共有109名学员,均以市校园足球布点学校选拔而来,训练营利用周末、寒暑假开展训练,每年训练时间不少于60天。这些经过训练营培训的学生,将会成为学校足球队的中流砥柱,将更好地带动校园足球的发展,也为将来成长为国家优秀足球人才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