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奥体中心三十周年十载匠心抒写情怀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一句广泛流传的谚语,用来形容世事盛衰兴替,感叹世事变化无常。但对于中建三局的陈盛来说,国家奥体中心留给她的却是不变的情怀。
她曾经是这里的建设者。来自湖北的陈盛是数百万来京建设者中的一员。1998年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便被分配到了北京。数年后的2006年,她作为项目副书记,加入到了奥体中心体育场和综合训练场馆的改扩建工程中。2006年4月开工,第二年下半年交工,比预计交工时间还提前了一个月。
在一年多的改扩建工程中,虽然提前交工,但是其中不乏难搞的方面。“工程整体进展顺利,不过比较难的是拆改工程,有技术难度。工人们每天早上7时点到现场,晚上九点9时才走,回去还要写施工日志,”陈盛说。她还记得2007年的6月,北京的天气已经非常的热,体育场加盖钢结构的阳光顶棚,温度极高,洒上水瞬间就变成雾气。有的时候需要抢工,即使错开了温度高峰,工人上去施工衣服也没有一块地方是干的,全部湿透。 陈盛说还记得有一次北京下大暴雨,当时的排水也不好,施工现场漏水严重,项目经理就带着二十多个平均27岁的大小伙子去现场抢修,碗盆脸盆等“工具”都用上了,从晚上9时九点一直到十一点11时。即使都是年轻的小伙子,但是由于当时的建筑工地条件较差,冬天住的房子盖了两床被子就像没盖一样,如果身材再瘦弱一点,更是禁不住冻。
参与了当年的改扩建工程,国家奥体中心在陈盛的心中有了更特殊的意义。这几年的变化陈盛看在眼里,说起来如数家珍:2006年的奥体中心道路规划乱,场地也不大;现在不一样了,四通八达,很现代,绿化也好,在里面锻炼心情也好。去年新年她还带着公司的人参加了万人健步走活动,“每次路过奥体中心的时候,我也会跟朋友说我也参与过建设。当时很苦,但是现在很骄傲。”
今年是奥体中心建设并运行三十周年,陈盛和2000多名来京建设者来到国家奥体中心参加趣味健身活动。“国家奥体中心有我们建设者的足迹,也有我们建设者的骄傲。趣味健身活动也是对来京建设者们的关心和关爱,能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陈盛无比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