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海边踢毽人“藏龙卧虎”体会健身乐

  每天早晨六点半,烟台芝罘区张裕公司旧址后门一处空地,都会响起清脆的踢毽声。脚踢毽子的声音,叫好声、笑声、调侃声,及不远处的海浪声,此起彼伏……这是一处步行街,集中了一些味道十足、与约百年前烟台开埠有关的石头房子建筑。传出踢毽声这块不大的地方,路面由高到低向海边倾斜着,四周都有建筑。据几位毽友介绍,选择此地因步行街早晨人少,安静,另外是东边建筑可挡住海边日出刺眼的光芒。
    像很多城市一样,烟台有很多踢毽圈,文化广场、毓璜顶……室内拉网子踢毽球的。但海边这拨属一道独特风景。
    每天早晨约5至8个人,人少就一个圈,人多两个圈,下雨下雪、风太大就转移到拐弯处一家风味小吃餐厅稍大的遮阳棚下,但一年365天,除大年初一等特殊情况外,踢毽声从未间断过。
    住得近的走路、跑步,稍远骑车来,更远还有骑摩托车、开车来的。一年烟台大雪,几个人愣是在某餐厅门口台阶上不到3平方米的方寸之地踢了1小时,踢到浑身大汗才尽兴而散。
    别看踢毽这几人皆年过50,却“藏龙卧虎”、个个身手不凡。脚背、内外侧,侧踢,身后倒钩……身高1.87米、64岁的丁台云动作很有专业足球味道,他年轻时打过半专业排球,玩过篮球、足球因动作花样多被称为“教练”,其实他还是现任山东女排主教练安家杰的舅舅,也是芝罘区毽球协会副会长。经常运动服穿得很花哨的张美君年轻时练过田径,所以救毽、奔跑时有很好的速度和爆发力,原来她是影视明星范冰冰的三姨。戴一副眼镜的吕海清本一副书生气,但腿上总穿一条功夫裤,每天踢毽前,先要到海边练几趟武术套路。梁秋松几年前已调到威海工作,但只要回烟台一定要夫妻俩开车来踢毽,除已成锻炼习惯外,他还是芝罘区毽球协会会长。嗓门很大的蔡玉清每天的乐趣不只在脚上,还在嘴上,八卦新闻,陈年趣事,烟台土话、风俗,不管踢得是否痛快,先说个痛快。
    6时半到7时半,到点准时散去,顺路买点菜,或径直回家,各奔东西。“早晨踢毽一小时,一天精神饱满,心情愉快”。
    不经意间,海边这个踢毽圈已日复一日地坚持了八年。八年来,随着天天清脆的踢毽声,众人踢毽水平不断提高,乐在其中。一帮平均年龄58岁左右的毽友,除62岁的张传喜吃最低量的降压药外,其余几个人平时什么药都不吃,血压血糖、心肝脾肺肾基本保持在健康水平上。
    “我们这拨人至少还要一起踢十年”。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