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安全意识体育课上如何避免意外伤害
体育课是在户外开展以身体活动为主的课程。在此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伤害事故,其中多数是四肢的磕碰伤,尤其是关节处更容易受到损伤。要想避免体育课上的运动伤害发生,学校首先应将日常教学活动和安全教育相结合,不断强化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
在学期开始的1-2周,体育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安全知识竞赛,并通过板报、宣传册、图像视频等多种手段将一些伤害事例以图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起到警示提醒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危险的项目,活动前要给学生讲解规则与注意事项,可以反复强调。如抛实心球一定要强调同抛、同捡。这些知识虽然简单,但若教师不着重指出,学生体会不到,练习时稍微松懈就容易造成伤害事故。
体育教师增强教学责任心也是避免伤害事故的关键。在体育课上,当学生进行活动时,要密切观察学生的运动状况,体育课主要是在室外,学生在进行身体练习时注意力常常被分散,例如操场上走过该班一任课教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该老师身上,如果是在队列行进跑步中,就容易造成与相邻同学的碰撞。这时,教师要对动作有误的学生进行及时纠正,同时赶到学生近前加以保护,甚至是帮扶。
另外,要做好课前“三备”——1备场地:体育教师要在上课前对所用器材和场地进行检查,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要处理好其他班与场地之间的关系,做到班与班上课既不相互干扰,又合理利用场地;2备学生:在每学期开始时,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素质测试,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身体状况,并按成绩高低分为好、中、差不同组别,分层教学;3备教材:教师在备课时,要分析教材,对技术性较强、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做出预案,并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严肃课堂纪律是小学体育课堂上避免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保证。教师可以适当动用惩罚这种课堂管理手段维持纪律。暂时中止违纪学生参加体育学习活动的权利;也可当众批评,罚做俯卧撑、跑步等。但在运用惩罚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人。
只要师生心中绷紧安全这根弦,课堂意外伤害事故就一定能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