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项举措提升江苏省江阴市全民身体素质
近年来,江苏省江阴市始终抓住“体育服务民生”这个根本,努力为百姓健康谋福利,七项举措全面提升了江阴全民身体素质。
一是城乡“10分钟体育健身圈”全覆盖。多年来,该市每年配送400余万元的健身器材。2015年制定《江阴市公共体育健身器材配置、管理和和更新办法》,追加投入1000万元,完成“1000个健身点”规范整治。“十三五”期间,建议在城镇建设中统筹规划环通型健步道、自行车道。二是镇镇游泳池建设。设立镇级游泳池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相继投入300余万元,实现镇镇建有1个以上游泳池(馆),为在全市普及开展学生游泳培训奠定了设施基础。三是学校体育设施全面向社会开放。出台全面推进实施意见,每年投入资金180余万元,目前全市已有84所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占比达93.3%。四是市镇级体育场馆设施服务功能完备。市镇级“新四个一工程”全面完成,2014年投资956万元改造市老体育场,市体育中心实行市场化运作,相继推出16个节假日免费开放等惠民举措,实现年开票额超3000万元,年接待健身市民超90万,先后获评“全国群众游泳健身活动模范池馆”、“全国冬泳先进单位”、“江苏省十佳体育中心”,提升了服务成效,赢得了百姓口碑。五是健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网络。每年在各镇街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巡回培训400人以上,目前全市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5100名,每万人拥有数达32人,活跃在全市1200多个健身站点上,为市民提供义务科学健身指导。六是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建成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各镇街建有监测站,定期免费为市民提供服务,每年免费测试3000多人次,不断健全完善市民健康档案。七是医保健身联动机制。医保卡余额用于市民健身,此项工作于今年正式启动并已进入实施前的各项工作筹备。目前全市体育场地面积438.4万平方米,人均达2.74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