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全民健身活动项目树立全民健身品牌

  5月底,由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北京市百家社区活动组委会、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北方国力广告有限公司主办的北京市第九届百家社区健身才艺大赛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拉开序幕。活动现场的歌伴舞、健身球、二十四式太极拳、打花棍、蒙古筷子舞、柔力球等由各街道社区办事处组织的大众健身优秀团队进行展演,使现场气氛热烈,欢歌悦舞。
  回顾百家社区健身才艺大赛的8年历程,活动范围由城四区扩展到北京市16个区县,参与活动的社区由最初的90个发展到今年的1000多个。广大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成为首都市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平台之一。直接参与人群已达6万人以上,活动覆盖社区居民人数超过600万。本赛事真正成为北京市群众性传统全民健身品牌活动,这项活动也成为北京市广大社区居民非常喜爱并积极参与的全民健身体育盛会。
  在百家社区健身才艺大赛中,以往跑跑步、跳跳舞、做做操、打打拳的“老四样”健身方式越来越被多元化的健身项目所取代,除了常规的太极拳、健身操、柔力球、舞蹈、健身腰鼓、健身秧歌等项目外,还出现了戏曲舞蹈、健身气功、T台秀等新形式。
  除了在社区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元,满足群众需求的健身活动,人们已不再满足单一的健身方式,活跃在街头的时尚健身项目逐渐成为新的选择。从2014年的51场到2015年的130多场,再到2016年预计的约200场,中国的马拉松赛事异常火热。马拉松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全民健身市场,但全民健身不能只有马拉松,更加多元的健身方式也在逐步得到推广和认可,健身服务产品和项目也愈发多元。除了常见的塑身、健美操,很多健身机构推出了拳击、瑜伽等时尚项目,引进了国际流行的健身方式,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
  近年来,火爆的不止马拉松,其他活动参与人数也很多,比如自行车比赛,往往原本计划几百人的规模,要放宽到几倍的人数。要满足百姓健身需求,赛事运营要做到“量质齐飞”,未来要进一步搭好与各项目协会、俱乐部联系的平台,让人们有更多健身选择。
  健身项目的形式多元,活动丰富多彩反映出近年来全民健身的快速发展。在《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实施效果评估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示范性健身活动、制度化项目业余联赛、自发性群众身边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活动形式从大型展示活动向就近就便、小型多样转变,活动组织从政府组织向依托社会、全民参与转变,参加人群从少数固定集中到大众日常分散转变,活动内容从传统单一向多样时尚转变。各地结合当地传统特色和群众需求喜好,打造‘一地一品’‘一区一品’‘一行一品’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参加项目也逐渐从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游泳、跑步等传统项目向健步走、路跑、骑行、马拉松、广场舞、户外运动等新兴项目拓展。”
  健身是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习惯。在建设“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下,要全方位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树立全民健身品牌活动,促使健身常态化,培养百姓健身意识,开展各种充满魅力、接地气的体育健身活动,吸引市民走出家门,加入到健身大军之中。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