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风筝精英赛 放飞梦想 腾飞沽源
炎炎夏日,位于坝上的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却凉爽宜人,一场别具特色的风筝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风筝爱好者和运动员前来。2016首届“昊成杯”全国风筝精英赛(沽源站)比赛日前在这里举行。
本站精英赛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风筝协会、河北省体育局主办,张家口市体育局、沽源县人民政府、北京华寅昊成有限公司、张家口昊成综合商业有限公司承办。
据中国风筝协会秘书长张秀丽介绍,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河南、江苏、安徽、浙江、四川等14个省区市35支代表队的175名参赛者携带466只风筝参加。设置的比赛项目在全国同类比赛中是最多的,包括11个传统风筝赛、3个竞技风筝赛和1个地方特色风筝赛表演赛,共3大项15个项目。
传统风筝赛(中型以上)具体分为龙串类风筝,软、硬翅串类风筝,软、硬板串类风筝,动态类风筝(风力机械传动),软体类风筝,软体造型风筝,最长风筝,最大风筝和夜光风筝等11个小项比赛;竞技风筝赛分为运动风筝双线团体芭蕾赛、打斗风筝个人赛和盘鹰类风筝自选套路赛等3项;还有风情气息浓郁的地方特色风筝表演赛。
比赛间隙,本次比赛的副裁判长范军为记者简要介绍了一些项目的评分标准。运动风筝双线团体芭蕾主要考核运动员对风筝的操作性,与音乐的配合成程度两个方面,这个项目和舞蹈一样,音乐的节拍需要与动作相配合。盘鹰类风筝作为中国的运动风筝,与双线芭蕾不同,是通过一根线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高空左右盘旋,俯冲等动作。串类风筝,不是看制作它的人做了多长,而是在一个规定的时间内运动员能够成功放飞的数量。裁判对不同项目评分主要是根据其特点分别对风筝和运动员的艺术性,技巧性和操作性进行考核。
范军说,除了在赛场上的风筝放飞比赛,还有场馆内的工艺评分项目,传统的中国风筝软翅类、硬翅类、软板类、硬板类、龙串类和动态类等六种参加。传统风筝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演变而来,我们有义务把它继续发扬光大,也是将风筝的艺术与文化,和体育有机结合。
北京市风筝协会副会长冷世祥介绍,现在很多人和组织也在进行推广活动,风筝协会这两年举办的比赛也很多,我们协会也会到中小学校教他们制作风筝。冷世祥认为放风筝和制作风筝更是一种精神享受。风筝是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一项,与其他项目不同,融合艺术性在其中。
比赛现场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市民王女士说:“小孩子听说周末有风筝比赛,根本在家待不住,还叫上了爷爷奶奶一起来。她喜欢这边放的各种颜色和样子的大风筝,觉得很新鲜。我最想看的其实是晚上的夜光风筝,想象一下画面都觉得很漂亮。”可以看到很多市民像王女士一家一样,很多小孩子还放着组织者发的风筝,和运动员的风筝一样在天空放飞。
本次比赛依托沽源良好的全民运动健身氛围,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调动了全民参与竞技的热情,以风筝为纽带,进一步发掘了风筝民间艺术,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弘扬了传统风筝文化,将传统与现代的运动竞技相结合,让更多人通过风筝了解了沽源、走进了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