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探索全民健身战略下的万盛实践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党工委委员、
  管委会副主任  司  明
    全民健身是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民族繁荣昌盛、人民健康幸福的事业,是国家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是重庆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幅员566平方公里,人口27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及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卫计委等部委的指导和支持下,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为抓手,深入推进体育与旅游、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6.7%,国民体质合格率93.2%。体育带动游客数量增长34.6%、旅游综合收入增长35.6%,医保费用支出增幅从2014年29.4%下降到19.2%,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1.66亿元、占地区GDP比重的1.8%。全民健身战略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一、突出体育全民化,全面增进人民福祉
    全民健身首要是全民化,突出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实现全民健身、全民健康。
    (一)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通过构建党政主导、群众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大群众体育”工作格局。深度打造羽毛球和定向运动品牌,组织大型赛事30余场,向国家培养输送30余名教练员和运动员。组建500多个体育社会组织,实施全民健身季、健身月、健身日活动,参加健身人数超过20万人次。
    (二)全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体民众的区、镇街、村居三级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体育项目群众组织和社团协会,每年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30项(次)以上。开展体育志愿者服务活动,参与志愿者1000余人次,每年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200名。
    (三)全民健身供给更加充足。区级建成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镇街健身广场、村居体育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城市社区建成10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03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场地全部免费或低收费向公众开放。
    二、突出体育全域化,全面统筹项目布局
    全民健身重点是全域化,按照“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全域覆盖、突出重点”原则,统筹布局城区、景区、镇街全民健身项目。
    (一)全域规划统筹发展。把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作为“十三五”发展重大战略,编制了《实施全民健身战略规划》《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以全民健身、体育旅游为抓手,大健康产业为支撑的特色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二)全域建设基础配套。建成国家羽毛球项目后备人才基地和赛训基地、国家科技体育(定向运动)训练活动基地。建成6大全民健身基地、30个运动主题公园、500片羽毛球场地、千里户外健身步道,镇街全民健身广场、行政村体育健身工程、社区健身路径工程实现全覆盖。
    (三)全域串联整合资源。以“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非去不可重庆、定向运动万盛”定向测向运动等竞技体育赛事为主导,探索开发以羽毛球运动、定向运动、健步走为主题的“运动之旅”线路产品,将运动健康植入旅游。
    三、突出体育产业化,全面保障战略实施
    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经济工作。
    (一)产业政策对口配套。细化税收优惠、场地提供、用地保障、全程服务等细则,设立超过1亿元的体育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每年3000万元的体育产业扶持专项资金。
    (二)产业主体精心培育。已培育引进体育实体企业10余家,4个项目成功入选重庆市“十三五”体育产业规划重点项目。黑山谷健康驿站、黑山谷运动中心赛车场、等你户外运动基地建成投用,重庆万盛国际青年户外中心正式开工建设。
    (三)产业发展融合推进。把体育旅游作为万盛旅游核心竞争力,打造运动特色景区,发展四季体育旅游。实行全域公交1元票制和景区健身卡制度,让群众便捷到景区旅游健身。建设运动医院、健康驿站和健康长廊,推广“运动处方”,推动健康关口前移。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