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军区某边防团“自信哥”的精武之路
黝黑的脸庞,健硕的肌肉,魁梧的身材,这是新疆军区某边防团上等兵朱良松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提起他的名字,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是只要一提起“自信哥”三个字,那在全团可是响当当。要说这个其貌不扬的山东小伙是个“明星”,许多人或许不解,可是他的精武事迹却早已传遍了边关座座军营,成为激励官兵矢志打赢的鲜活教材。
我是个孬兵?我不信!
“身体单薄,歪腰驼背,甚至还有些吊儿郎当,带这样一个兵,可有得受了”新兵班长霍锦飞暗自苦恼。可没想到让霍班长连连叫苦的还在后面,内务最差,走路顺拐,训练掉队……新兵营第一次组织五公里考核,所有人都在终点处为他加油呐喊,“朱良松,30分21秒,不及格!”考官脸色铁青宣判了“死刑”。
“孬兵!”看着班长恨铁不成钢的眼神,朱良松暗自给自己鼓劲:我是个孬兵?我不信!
为了摘掉“孬兵”这个帽子,朱良松咬着牙跟自己较上了劲儿。
从此,他像变了一个人,队列里面站排头,训练场上当先锋。为了练腿部耐力,周末,别人都在宿舍上网、打电话,他就一个人去操场跑步,一开始,徒手跑3公里,渐渐地背着装具跑5公里,最后,每一次都要穿着20公斤重的沙背心跑将近一个小时;为了练爆发力,他手握砖块用力摆臂,一练就是半个小时,400米的跑道,每天坚持冲4圈;器械训练,手被磨破皮从器械上掉下来,朱良松眉头都不皱一下,缠着纱布继续训练。
经过高强度的强化训练,朱良松不但体重增加到70公斤,体能成绩更是突飞猛进,武装五公里最快只用了18分39秒,打破了新兵营的训练纪录。
夺不了冠军?我不信!
2015年,新疆军区组织军事课目比武,朱良松凭借过硬素质被选拔到集训队。
在一次长跑训练中,一名别的单位的士官在最后200米的时候超过了朱良松,“义务兵也想拿冠军,异想天开”撂下一句话便扬长而去。
“凭什么义务兵就夺不了冠军,我就偏不信!”朱良松给自己定下目标——只要冠军。
比武当天,朱良松如离弦之箭,像一道闪电似的在陌生复杂的地域向目标点飞奔起来。“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刺人的光芒,就像一头嗜血的孤狼”评委组工作人员这样评价道。可是上天偏偏和他开了个玩笑,在最后冲刺阶段,朱良松跨过水坑时一脚踩空,摔倒在地,大腿和膝盖上瞬间被鲜血染红,眼看着对手从后面一步步接近,他顾不上疼痛,咬牙站起身来大吼着向终点狂奔,最终,满是伤痕的朱良松夺得了五公里武装越野的第一名。
走下领奖台,面对战友的祝贺,朱良松说:“军人就得有自信,想要赢得胜利,取得成功,就一定要有勇于追梦的信心,勤于逐梦的坚持和敢于圆梦的拼劲。”
考不了军校?我不信!
在朱良松报考军校的第二天,连队接到了抽调人员参加上级组织军事比武的通知。
“军校可以下次再考,参加比武争取荣誉就这一次机会,失去了就是一辈子的遗憾。”朱良松给连队递交了参加比武的请战书。
比武夺冠归来后,留给朱良松复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是为了心中的梦想,他还是坚持每天加班学习到深夜。“复习时间这么短,军校梦估计要破灭了。”很多人不看好朱良松。
“我就不信短时间内出不了成绩,军校我考定了!”那段时间,朱良松几乎是把自己关在学习室中,遇到不懂的就拉着排长请教,常常看到学习室的灯彻夜通明,他把买来的教材枕在头底下,睡觉前也要拿出来看上一个小时,就连上厕所也要带着口袋书背上一会儿。
经过朱良松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拼搏,上天给了他努力后应该获得的奖励,最终他以432分的成绩被装甲兵工程学院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