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南京马拉松将最美的赛事展现给世界
10月16日上午7时45分,2016南京马拉松在南京奥体中心鸣枪开跑,21000名跑友终于踏上了赛前被称为“最南京”的赛道。
虽然,比赛仅半天,但是正如此次前来观战的希腊马拉松市市长普西纳利斯所言,希腊和中国都是文明古国,马拉松和南京都是运动的城市,本次“南马”从赛道设计到赛事执行、保障,不但向世界彰显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更展示了她的活力、欢乐和热情。
“南马”出众颜值,被选手们点赞无数
因为同一项爱好,来自非洲、欧洲等世界各地的跑友们在南京相聚。一场“南马”跑下来,跑友们不约而同地都为“南马”出众的颜值纷纷点赞。
“古老的城墙、秀丽的湖畔、现代的建筑……一路跑来处处是景。”德国跑友赛文告诉记者,南京的风光很漂亮,南京人民也很热情,“他们在沿途为我们加油,一些老太太还在路边敲着鼓,一些学生挥舞着彩旗,他们都特别有激情,我在这里拥有了一段独特的回忆,感谢‘南马’让我遇见一座如此美好的城市!”
去年的首届“南马”好评如潮,不过对于比赛的线路,众多跑友和网友还有着更美好的期待,他们希望能将更多的南京城市地标“串联”在“南马”的赛道上,让参赛的人和观赛的人都能领略到南京更美的风光。今年,组委会规划了一条全新的线路,全程马拉松包含了南京众多的著名景点和城市地标,可以说,这条线路基本上覆盖了大半个南京的主城区。
“最美赛道”迷住的不仅仅是外地跑友们,比赛结束后,就连参赛的本地市民也忍不住啧啧称赞。南京路跑大咖沈平林告诉记者,“今年的赛道包含了很多南京的秀美风光,从中华门到中山门,从玄武湖到秦淮河,从电视塔到青奥村,作为一位在南京生活了几十年的大学教师,我发自内心地为家乡感到骄傲自豪。”
多彩跑团成亮点,有展示更有保障
金陵十二钗、江南四大才子、斑马团、人手一只向日葵的梵高团……“南马”跑友中,一些个性装扮的跑团十分夺人眼球,一名造型夸张的跑友告诉记者:“马拉松不但是一场比赛,也是一个展现个性、挥洒自我的平台。”
在“南马”各类跑团中,有一些群特殊的跑团,他们既是工作人员,也是选手。红色的“医疗救助”四个字在李勇身上显得格外醒目。他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也曾参加过马拉松比赛,但是以“医师跑团”成员参与比赛还是第一次,“在比赛中,我们有双重身份,既是运动员又是工作者,我们要时刻观察身边的跑友,如果发现他们有意外,需要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并及时联系急救站医疗队员。”在今天的行程中,李勇救助了一位不慎滑倒的选手,“虽然带着工作,过程很累,但我觉得很有意义。”回想起救助时的情景,李勇对自己的表现相当满意。
此次“南马”一共设有竞赛、安保、医疗和志愿者服务4道保障防线,确保“零事故”。在赛道上,设有3大医疗站和12个医疗点,同时27辆救护车随时待命。另外,9所医院为“南马”开设了绿色通道,保证受伤选手能及时接受治疗。此外,在赛道上还设立了“安保跑团”和“医师跑团”等保障团队。
志愿者很暖心,完赛挂牌免费拉伸
每一个跑完42.195公里的选手都是英雄,本届“南马”在全马比赛终点,安排了挂牌志愿者,每一个全马完赛的选手,都享受到志愿者列队欢迎、挂牌服务。参加过上海、杭州等马拉松的李东亮对“南马”有着极高的评价:“虽然创办时间短,但‘南马’势头强劲,实力非凡,特别是志愿者挂牌服务,仪式感很强,让跑者很有成就感。”
天还没亮,南京体院的学生廖桂林就和同学坐地铁往奥体中心赶。作为赛事志愿者,他们在“南马”有一项特殊的工作,为参赛者进行免费的拉伸服务。
马拉松是一项艰苦的运动,跑前需要对肌肉韧带充分拉伸,赛后更需要通过拉伸来减轻身体的酸痛、防止乳酸过多堆积。从为第一个参赛者进行拉伸,一直忙到下午2点多,廖桂林和他的小伙们一直没闲着。虽然在拉伸过程中,选手都是龇牙咧嘴的,但是完工后,表情都轻松了许多。廖桂林说,虽然很累,但是能为别人服务就感到很高兴,尤其在听到跑友感谢的话语后,感到再累也是值得的,这次志愿服务也是自己的宝贵回忆。
沿途拉伸是去年“南马”首创的一项服务,今年除了沿途拉伸之外,跑友还能享受到针灸服务。本届“南马”在全程赛后展示区配备了100个拉伸点位,半马终点配备了50个拉伸点位,并且在沿途28公里至40公里每两公里设置一个,共7个沿途拉伸点位。
比赛当天,共有1900名志愿者服务在赛事的各个角落,进行赛道准备、计时、运动员指引、物料发放、人群疏散等多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