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进校园”活动来到陕西有力才有利

  “举重进校园·力量中国行”活动近日在陕西举行。活动虽名为“举重进校园”,但主办方自始至终没有给数百名学生演示举重,而是让学生活用器械做日常锻炼。在不少人眼中,举重运动和公众的日常锻炼距离比较远,也不太在意力量素质的增强,但任何人练任何运动都要提升力量,力量是对抗的基础,有力量才有利于提高身体的综合素质。

  我们知道,每个体育运动项目都离不开力量素质的训练,因为力量反映出一个人肌肉收缩的强度,是身体和身体某部的用力能力,没有力量就不可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更谈不上运动成绩。在篮球项目中,突然起跳、快速变向、连续跳跃,投篮和争抢篮板球以及不可避免的合理的身体接触,都要求有力量的保证才能完成;在力与美结合的体操项目中,任何一个体操动作的完成都需要有较强的上肢、腰腹、腿部的力量,否则是难以完成动作的;在田径各项目中,短跑需要有强大的后蹬力量,才能提高速度;投掷项目对力量的要求更为重要……可见,要掌握动作技术和表现出良好的运动成绩,力量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其实,举重不是竞技专利,人人都需练力量。据相关调查显示,在7至18岁学生中,多数组别学生的速度、柔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有待继续提高,19岁至22岁年龄组中,男生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有所下降,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这就需要学生控制体重,提高力量素质。

  提高力量素质并不是要求学生练就像健美运动员一样的形体,也不是练成四肢发达的大力士。力量素质只是人体最基本的身体素质,是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是获得运动技能和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同时也是青少年其他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

  体育课堂教学可以作为力量素质的主阵地,为使学生保持较好的心态和兴趣参与力量素质的练习,在进行力量素质练习时采用游戏、竞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练习效果。同样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让学生对力量素质练习不感到厌烦,使他们在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力量素质的练习任务。家长也可以利用校外资源让孩子进行锻炼。对于小区的健身器材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科学锻炼身体。另外,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社会上开办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武术、轮滑等体育类培训班。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