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面对‘健康中国2030’的光荣使命,‘全民健身’必须‘提档升级、合纵连横、聚力循证、精准发力’,聚焦大幅度增加规律性运动人口;大幅度增强和改善国民体质;大幅度降低慢性病发生率;大幅度降低医疗支出——‘四个大幅度’,即‘两升两降’。如此,方能不辱使命,真正为‘健康中国’和‘健康国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南京体育学院教授王正伦如是说。
  王正伦认为,“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的主旨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技术层面都是高度契合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规划纲要》承诺实现的一个宏伟愿景,而“全民健身”则是实现这个宏伟愿景的“先导”和“关键路径”之一。
  体育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纲要》的不同篇章段落中也多有涉及。王正伦说,面对当代社会人们失衡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巨变,“健康中国2030”把“大健康”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统筹应对广泛存在的“健康影响因素”,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要实现“深度融合”。
  王正伦说:“需要清晰地看到,世界发达国家用了50多年的时间对‘体力活动不足’进行了流行病学的追踪调查,终于从大数据得出了‘不动生疾,动皆有益’的结论,从而责成卫生部门深度介入,把引导国民自觉进行体力活动上升成国家战略。”“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这个战略任务涉及因素众多,需要在吸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实施严谨的“顶层设计”,避免走弯路。在《规划纲要》印发的基础上,建议组成“智库”或“全民健身科学化和常规化课题组”,展开研究,形成战略报告,作为“健康中国2030”的配套性指南。
  目前,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由体育部门实施,而卫生、健康、医疗等则由卫生部门主导,相互间不仅沟通不足,甚至还有“政出多门”、“碎片化”、“扯皮推诿”、“互设壁垒”的现象存在。“《规划纲要》提出不同行业要深度融合,那么未来体育发展需要在推进方式上作出改变,改变过去一家独进的方式,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
  王正伦说:“‘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要实现‘深度融合’,需要部门协同和社会参与。关键是要贯彻‘生命过程运动伴随’,即‘运动促进健康融入一切社会政策’、‘整合协同滚动治理’、‘优先人群靶向干预’和‘监测评估重在绩效’四大原则,实现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统一步骤、政策配套、效果落实、成就共享、问责有度。”
  《规划纲要》中指出,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强各部门各行业的沟通协作,形成促进健康的合力”。王正伦认为,要倡导“运动促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这将大大激发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并带动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这项策略旨在通过卫生部门之外的其他部门的机构、机制和行动,实现改善居民健康的目的。居民健康的改善反过来也会对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产生重要影响,促进国家的福祉改善和财富增长。
  王正伦说:“针对《规划纲要》的要求,应整合全国力量,成立生命科学、运动科学和社会科学‘三位一体’的跨学科‘运动健康研究院’,围绕国民的运动安全、运动有效和运动自觉这三大主题开展深入、细致、实用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行动研究以及人才培养。发展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运动健康操作理论与技术,提升我国运动健康科学的水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必须将‘国民体力活动水平’纳入流行病学调查或国民健康行为追踪调查的范畴,建立中国人的‘运动健康数据库’和‘最佳运动健康模型’,以改变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循证不足、健康绩效难以考评的缺陷。”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