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300个社区健身点重庆体育惠民结硕果

  家住重庆渝中区较场口社区的何鹏每周都会到社区的健身点锻炼一次。与重庆其他社区健身点不同,较场口社区健身点显得“富丽堂皇”,游泳池、健身器材、跑步机、动感单车、舞蹈室、瑜伽室、洗浴间等一应俱全。“在家门口就能免费享受高端健身会所的服务,还有专业的健身教练指导,真是太幸福了。”何鹏说。
    实际上,何鹏来到的社区健身点位于解放碑日月光商业中心内的一处高端健身会所内。盈利性的健身会所为何会变身免费的社区健身点呢?日前,记者前往较场口社区,体验社区健身点建设为居民带来的新福利。
    较场口社区位于重庆最繁华的解放碑商业中心,由于这里高楼林立,寸土寸金。要想在这里找到一片用于居民健身的场地,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全的任务。
    今年9月,借助全市推广社区健身点建设的契机,较场口社区创新思路,利用社区健身点的建设资金采取购买健身服务的方式,与辖区内一健身会所共建社区健身点。辖区居民可以凭身份证每周到社区领取一张免费健身券,凭券到该健身会所进行免费体育锻炼。
    “社区的免费健身券跟办卡会员享受的服务完全一样,这里所有健身器械和游泳池都可以使用,各种健身课程也对居民开放。”健身会所经理告诉记者,“按照我们的收费标准,这样一张健身券的价值是80元,虽然社区通过购买健身服务一张健身券只给我们10元,但给我们会所带来了人气和潜在的消费群体,这对大家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这种形式的新型社区健身点,目前也在大坪街道时代天街等同样缺少公共健身设施的商业中心中推广。”渝中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健身点并不是简单地将社区健身设施披上一层新外衣,还包括多种形式的健身服务,而这样的体育服务也将在今后惠及更多市民。
    据了解,面对市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体育健身需求,进一步实施体育为民惠民,构建面向社区居民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作为重庆市委、市政府2016年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重庆市计划通过2016至2017年两年时间,共计投入3000万元,分批在全市建设600个社区健身点,使城市社区健身点覆盖率达50%,力争建成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
    记者了解到,从重庆社区健身点建设到今年初正式启动以来,目前全市已完成300个社区健身点建设工作并投入使用。每个社区健身点都配备了室内或室外的固定健身场地,室外健身场地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室内健身场地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健身点有基本的活动项目;有科学健身指导教室、棋牌室以及适应社区居民需求的健身房等设施。
    “过去,找一块空地,把体育设施放进去,就算一个健身点。如今,这样的情况已被彻底改变。”重庆市体育局局长辛世杰介绍,社区健身点不单为社区居民提供健身场所,还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制度,是能提供场地、指导开展健身活动、突出服务的基层体育组织。
    此外,明年的300个社区健身点申报工作也已完成。建成后,将为市民日常就近、就便参与健身锻炼带来更多的便利。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