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运动会接地气引领时代风气之先

  江海之会,南北之中。“市舶之利,颇助国用”。作为国际性大都市,上海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的重要地位不必细言。大都市,就须有大气魄,大手笔,大写意。刚刚在上海闭幕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就让世人见识了上海市高度重视健康促进工作的郑重承诺和已经做出的卓越成绩。
    作为全民参与、全民运动、全民健康、全民欢乐为宗旨的上海市民运动会,从创办到今年第二届的又一次成功举行,充分发挥社会主体作用和市场主体作用,历时218天,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17836场,参与人次超千万,赛事活动数量和参与人次、竞赛参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生动诠释了“上海动起来”的主题。可谓全民健身、科学健身的创新之举。
    健康中国,意味几何?对于一个国家,健康是开创美好未来的根基;对于一个大都市,健康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占据中心位置;对于市民个人,健康是健康者的终极目的。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努力全方位、全周期的维护和保障市民健康,上海举办市民运动会的做法值得国内各城市和地区借鉴和学习。
    坚持需求导向,坚持开放办赛,坚持整合资源。多年以来,上海市一直高度重视健康促进事业,以建设健康城市为载体,积极探索符合特大城市特点的健康促进之路,使市民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指标甚至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市民运动会,就是把市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考量的重要活动之一。
    据有关数字,现在全球人口的半数约30亿人生活在城市地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在加速进行之中。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近30%。当代城市生活,工作压力大,加之缺乏日常锻炼,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调查结果显示,大城市特大城市中市民群体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如何创造城市绿色生活,还居民以健康,是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上海市民运动会,赛事设置接地气,参与方式便捷,只要人在上海,热爱运动,无论青少年、职工、老年人,外籍人士、农民、残疾人等各类人群都能自主选择、平等参与,共享健康欢乐。除中青年人成为市民运动会的参与主体外,20至60岁的人群占一半以上。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体育的一次创举,不能不说是“体育即民生”的一种重要尝试,其中则蕴含着上海体育在新时期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大背景下的一种理念创新和人人健康可及的人文教育。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