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进农村学校给黎苗农家孩子带来福音
在刚刚结束的“中华武术走进乡村学校少年宫”海南省试点学校师资培训班上,来自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乌石学校的曾祥富引起了记者的关注。除了是体育教师,曾祥富还担任着学校德育部主任。在5天的培训中,他格外用心,因为这次他是带着很“重”的任务来的。
说起来,琼中的武术进校园工作在海南省也小有名气,近年来,琼中持续推进校园足球、民歌民舞民服和武术“三进校园”活动,逐步树立了当地教育的特色品牌。在这种氛围中,乌石学校的武术活动开展得风生水起,本来按照计划,这次培训期间学校将组织第二届班级武术操比赛,曾祥富此前一直负责比赛的组织筹备,只是考虑到这次培训机会难得,校领导才特意批准他过来参加培训班。不过来之前,校领导给他布置了今后开展武术推广教育的任务,并提出希望他将校武术队的工作抓起来,争取成为学校又一个亮点。
38岁的曾祥富是湖南人,学田径出身,去年就参加过县里的武术培训班,早就学会了武术操《英雄少年》。只是他觉得自己对武术的了解还不够,还需要更多学习。“这次培训规格这么高,肯定会加深对武术的理解。”他说,自己知道光会武术动作只是皮毛,武术的神韵内涵必须要用心体会后才能感知。仅仅上了一天理论课,他就感觉到很大收获,“比如武术口令,它和体育其他项目就是不一样的,这次来真的是受益匪浅!”
有1400多名学生的乌石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这几年学校利用体育课时间教授武术操,课间操全部都做武术操,大课间则进行其他项目的锻炼。目前,该校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已有包括武术在内的20多个项目,与全校都做的武术操不同,在少年宫,武术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的,对学生还有一些要求,最关键的就是要真正爱好武术项目并愿意坚持下来。曾祥富说,目前武术小组有10多个孩子在习练,每周活动两次。
武术小组的学生目前还不算多,曾祥富认为,其实开展武术项目最大的困难是相关的比赛太少,孩子们练了之后没有展示的平台,渐渐的兴趣也就淡了。而其他开展得较好项目如足球,县里几年前就开展了校间联赛,促使各校组队选材,孩子们参与的热情也随之增高,项目开展起来更容易。
而在乌石学校,开展武术等体育项目与文化课教育其实没有太多冲突,文化课教师对这项工作都比较支持。曾祥富说,关键是项目本身要有足够的吸引力,能把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作为学校的德育部主任,他认为,像武术、才艺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学校的办学是非常有好处的。同时,由于学生是多元的,校方需要提供各种各样的平台让他们快乐成长。
曾祥富说,“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对他们黎苗地区农村的孩子来说真的是一个福音,因为孩子们出去的机会少,见的世面也少,而有了这些丰富多彩的项目,孩子们成长的世界一下子变大了许多。据了解,目前琼中在鼓励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时也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允许对进行羽毛球、武术、足球等课外训练教学的老师进行适当补贴,虽然下午训练一次只有20元钱,但曾祥富说老师们还是非常满意和开心的,“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