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实现“六有”格局完善健身气功体系

  “他们每天健身很开心,即使晒得黑黑的也很喜欢。经常被邀请外出参加健身气功展演,每个人都特别高兴。”在云南昆明五华区文化体育旅游局群体科科长王文琦看来,基层健身气功站点的习练者们十分乐在其中。76岁的明方荣是昆明翠湖公园南门左边的雕塑广场健身活动站点的负责人。这个健身站点从1992年成立至今,每天早8时到10时一直坚持活动。2005年,站点增加了健身气功教学,丰富了站点健身者的活动内容。明方荣告诉记者,很多人自己受益于习练健身气功后,纷纷积极申请建立自己的站点,引导更多人参与习练。
    健身气功在五华区、在昆明市得到了蓬勃发展。仅仅围绕着翠湖公园就有4个健身气功站点,在五华区共有8个健身气功站点。五华区每年举办的各类健身气功比赛、培训等为基层健身气功爱好者提供了交流的机会。
    而在昆明,截至2015年,已建有健身气功活动站点79个,各级健身气功社体指导员300余名,参加健身气功习练群众达数万人。经过多年的发展,昆明也有了自己的健身气功品牌赛事和活动,包括昆明市健身气功通讯赛、“8月8日全民健身活动”健身气功活动、昆明市健身气功活动站点联赛等。
    值得一提的是,昆明已构建起三位一体的健身气功公共服务体系。昆明将健身气功纳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由市健身气功管理办公室主导全市健身气功事业发展,区县级体育行政部门设有专职人员负责健身气功的推广普及,乡镇街道办依托基层文化站、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开展健身气功活动,逐步形成了市、县、乡三位一体的健身气功服务体系。同时将基层文体活动、健身气功骨干培训、健身养生保健咨询、运动处方、健身气功交流、展演等具体服务项目整合打包,形成“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实现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全面管理。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基本实现了“功法有人教、站点有人管、习练有场地、活动有经费、比赛有组织、监管有政策”的“六有”格局。
    与此同时,昆明将健身气功项目纳入基层公共文化专项资金保障范围,按照人均10元的专项资金标准,用于包括健身气功在内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昆明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每年拿出专项经费,保证各社区文化室健身气功活动正常开展等。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