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设施规划 旨在补齐发展短板

  作为《冰雪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配套文件,《全国冰雪场地设施规划(2016—2022年)》的研制,正是为了解决冰雪发展中面临的场馆短缺问题。
    场地设施规划首先指出了目前现状,即我国冰雪场地数量少、规模小,服务质量不高,难以满足竞赛需求和群众健身需求。为此,急需兴建、改造一批场馆,补齐短板。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存量的滑冰场馆200余个,滑雪场地500余座,雪道面积约3000万平方米,雪道长度约1000千米,其中约五分之四的雪场的雪道面积不足5万平方米。为此场地设施规划提出,到2022年,全国滑冰馆数量不少于650座,其中新建不少于500座;滑雪场数量达到800座、雪道面积达到10000万平方米、雪道长度达到3500千米,其中新建滑雪场不少于240座、雪道面积不少于7000万平方米、雪道长度不少于2500千米。
    为实现上述建设目标,场地设施规划提出了加强统筹规划建设,注重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强与旅游、休闲、住宅、商业等项目的融合,为参与冰雪竞赛、健身、培训、体验的群体提供配套服务,拉长服务链,把冰雪场地设施打造成为以冰雪为主题、功能丰富、配套齐全、可经营性强、充满市场活力的服务性实体。
    为保障冰雪场地建设的顺利推进和后续运营管理,场地设施规划还就落实相关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进行重申,比如土地政策,财税政策,投入机制等,对现有及后续建设的场地运营管理提出要求,要加强安全管理,加强组织领导等。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