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种子计划” 让健身气功遍布重庆城乡

  每个周三的早晨,在北碚公园的一角, 65岁的唐林总是准时地出现在这里。作为重庆市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好体育人”志愿服务队的一员,从2010年开始,唐林每周就定时、定点地在这里免费向健身爱好者教授健身气功。整整七年坚持下来,经过唐林这个义务教学点培养出来的骨干的带动,北碚区的健身气功习练站点从当初的两个迅速壮大到现在的27个,健身气功爱好者达到3千多人。
    其实,北碚区健身气功爱好者规模的迅速壮大,得益于重庆市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在推广普及健身气功中,通过坚持实施“种子计划”,开展“好体育人”志愿服务而带来的成效。
    2004年初,作为第一批“种子”,唐林和其他9位同志参加了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主办的健身气功教练员培训班,成为重庆首批真正接触到健身气功的人。学成回来后,这十位“种子”教练在重庆市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的组织下,开始在重庆教授和推广健身气功。唐林回忆说,当时很多人对健身气功不了解,在培训现场甚至有人问我们练了之后可不可以胸口碎大石。面对人们的误解,每到一处“种子”教练就不厌其烦地宣讲健身气功的知识,并通过现场演示和教学向人们教授身气功。
    为加大推广力度,重庆市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不仅组织健身气功教练培训班,为健身气功的发展培养更多的“种子”,同时他们还主动走出去,通过常年坚持开展巡回教学,组织“好体育人”志愿服务队到全市各个区县,深入基层社区、广场、学校、单位等开展健身气功现场教学和指导活动,进一步在市民中扩大健身气功的影响。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习练健身气功的人群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壮大起来。现在,重庆的健身气功活动站点总数达到535个,健身气功站点已经覆盖到36个区县,常年坚持习练健身气功的市民达10万余人。全市有7个区县建立了健身气功义务教学站点,“好体育人”志愿者挂牌上岗,他们在固定的地点、时间免费为市民指导健身气功,像种子一样把健身气功传播给更多的市民。
    石柱县体育中心的向世海就是通过巡回教学活动才开始接触到健身气功的。“其实之前我对健身气功也不了解,还是2011年巡回教学活动来到石柱时才学会了四套功法,不曾想我只练了一个多月,体重就降了十多斤,简直太神奇了。”向世海告诉记者。
    从此向世海不仅喜欢上了健身气功,还成为推广健身气功的热心人。几年来,他们通过组织培训班、开展健身气功进乡镇等活动,每年培训人数超过200人。现在,全县习练健身气功的人数由当初区区10余人,发展到现在17个站点,600余名项目指导员和1800余人的规模。“经过前些年在城区的推广普及,现在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到乡镇农村,因为健身气功不需要专门的场地,房前屋后随处开练,不仅简单易会,健身效果还特别明显。”何世海说。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健身气功推广和普及,习练者的年龄层次也由之初的中老年人为主,开始向青年人这一群体扩大。特别是在大学校园里,这项古老的中国传统功夫文化得到大学生的认同和喜爱。目前全市已有12所高校开设了健身气功课程。
    重庆工商大学从2008年开始引入健身气功,并把它纳入学生选修课在学生中加以推广。同时通过成立健身气功协会,健身气功列为校运动会上比赛项目等措施加以组织引导。该校副教授童世敏告诉记者,“学院现在经常性健身气功习练者有近千人的规模,每天晚自习后同学们习练健身气功的场面,成为校园里的一道风景。”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三峡学院等也成立了学生健身气功俱乐部。
    对于健身气功在高校学生中的推广,重庆市健身气功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健身气功作为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调身、调息、调心的独特功效,对于增强心理素质,改善生理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提高道德修养等,具有独特的作用。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好、领悟能力高,能够更好地了解健身气功,因此特别适合到大学生中推广,同时通过习练健身气功,学生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毕业后,到社会上,这些学生又成为健身气功推广和传播的“种子”,将健身气功进一步发扬光大。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