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运动继续升温 助力“健康中国”

  2016年,中国马拉松运动继续升温。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备案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达到了328场,较2015年全年的134场增加了近1.5倍,其中和中国田径协会共同主办赛事达122场。赛事涵盖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3个城市(不含港澳台,目前仅西藏没有马拉松)。与此同时,国内马拉松人口迅猛增长,2016年参赛人次近280万,较上年增加130万,再创历史新高。全国跑团数量超过12万个,常年参与跑团活动的总人次超过1000万。马拉松热潮席卷全国,引领了全民健身新时尚。
    马拉松之所成为时尚,归根结底是源于普通大众对健康生活强烈的内在需求。同时,政策因素的刺激,也进一步助推了马拉松运动的蓬勃发展。2014年,国务院明确将全民健身确定为国家战略,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加快“健康中国”建设。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被确定为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马拉松运动作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项目,有能力也有义务在推动全民健身、建设健康中国的大潮中担当起排头兵角色。另外马拉松还具有发展体育产业、弘扬体育文化、展示城市风貌、促进城市和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社会功能。
    马拉松赛事井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也就是俗称的46号文件,要求简政放权。中国田径协会充分贯彻文件精神,取消了马拉松赛事审批,充分激发了社会力量办赛的积极性。
    但是取消赛事审批,并不意味着对马拉松运动放任不管,中国田径协会积极转变角色,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打造“放管服”的行业管理新模式,集中力量做好马拉松行业规划、政策研究、标准制定和技术指导等工作。2016年修订了《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中国境内马拉松运动赛事组织标准》等15项行业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包含注册赛事、认证赛事、共同主办赛事在内的三级赛事分类管理体系,加强行业自律,服务行业发展。同时,创新监管机制,对注册赛事加强标准化管理,并通过赛前考察和陈述、赛时检查和监督以及赛后总结等加强对共同主办赛事的管理和服务力度。
    中国田径协会还牵头成立了中国马拉松赛事联盟,并努力将其打造为全国最具影响力、最为专业化的马拉松赛事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平台。与上海体育学院合作筹划成立中国马拉松学院,去年举办了三期“马拉松竞赛组织管理”培训班,共有来自全国各赛事组委会和运营公司的380多人参加。加强了跑步训练指导员、赛事组织、医疗急救等方面的指导。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了一批诸如10公里锦标赛、“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系列赛等标杆赛事,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同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特色化赛事,不断丰富马拉松赛事类型,满足大众多元化、个性化的参赛需求。
    以人为本,将更多精力放在大众选手身上,是中国田径协会对国内赛事的一个重要引导方向。去年中国田径协会通过修改赛事评分体系、奖金设置等方式,加大力度引导赛事为大众选手服务。创新制定了《中国马拉松大众选手等级评定标准及实施办法》,希望大众选手能够科学、合理地评价及检验自己的锻炼成果,循序渐进提高自身的成绩水平。另外依然将防猝死作为重中之重,要求各地组委会要把大众选手的安全放在首位,制定防猝死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不断提升赛事服务和现场医疗救治水平。
    目前的马拉松赛事已形成一个集马拉松论坛、博览会、跑步知识讲座、摄影大赛、嘉年华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路跑文化大餐,成为体育的盛会和城市的节日。在打造马拉松文化方面,中国田径协会大力倡导和弘扬“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深入挖掘马拉松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对中国马拉松门户网站进行升级改版,建立起集信息发布、赛事管理、数据统计、行业交流、选手服务为一体的马拉松信息平台;与《领跑者》杂志合作,出版《中国马拉松》杂志,力争打造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跑步类专业杂志;充分运用中国马拉松官方微信平台,加强对大众选手科学训练知识和马拉松礼仪的普及与教育,引导选手科学训练、健康参赛、文明参赛。
    未来的一年,中国田径协会提出新目标,就是力争全国马拉松及各类路跑赛事超过500场;到2020年超过800场,参赛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同时,协会自身将进一步转变职能,按照“放管服”的有关要求,紧跟马拉松发展新形势,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和行业管理,继续完善各类赛事的组织标准和工作指南,建立马拉松赛事专家督导组,加强行业管理和服务,进一步提高我国马拉松赛事的规范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全程、半程和10公里锦标赛系列赛,继续推进“一带一路”马拉松系列赛,加强国际间体育人文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增彩;;规划推出全国马拉松大满贯赛事;组建好新一届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委员会,建立智囊团和各专项工作专家组,共同研讨马拉松发展政策;加强对各类跑团的管理和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研发行业权威的培训认证体系,成立中国马拉松学院,积极开展马拉松专项训练指导员、竞赛组织、医疗救护、市场开发等培训工作,建立马拉松专家和行业人才数据库,提升行业人员素质;举办好中国马拉松年会,进一步加强行业交流和合作,推动我国马拉松运动健康持续蓬勃发展,以“奔跑的中国”推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