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部队直属支队全面冬季野营拉练纪实
号角连营烽烟起,数九寒天练兵忙。近日,武警部队直属支队首长机关带实兵实装深入燕山腹地,全面拉开了冬季野营拉练战幕。“此次野营拉练全程带战术背景,旨在极寒条件下锤炼官兵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在实战中检验和提升部队战斗力。”该支队孙向军支队长介绍说。
坚持全员额参与
“山有脊梁不塌方,虎有脊梁敢称王,人有脊梁腰杆硬……” 嘹亮的歌声在山谷回荡,数百米的行军队伍步履铿锵,已经行军了4昼夜的支队官兵依然斗志昂扬。
此次野营拉练,支队重点突出全岗位、全员额,严格落实机关不少于85%,基层不少于90%的参训要求。从支队主官到普通一兵严格按照“编携配装”要求,人人脚踏作战靴、肩背行军囊,炊事员、驾驶员、卫生员、通讯员、军械员等各类勤务保障人员也全员参加。
行动是无声的语言、最好的命令。拉练过程中,年龄最小的五中队战士龙湘军虽然脚上磨了两个水泡,仍然坚持跟着队伍走,他说:“看着支队两位主官始终在队伍前列既当‘老大哥’又当‘ 排头兵’,时不时为我们加油鼓劲,心里暖暖的。”
此次野营拉练行程386公里,历时6昼5夜,途经4镇28村,官兵全程徒步行走,各级干部始终模范带头,与战士同扛一面旗、同吃一锅饭、同饮一瓢水、同守行军规、同感行军苦,以榜样的力量感召着身边的战友,战士无一人叫苦喊累、无一人掉队。
坚持全要素演练
“前方200米处发现毒气污染源”“快!防化中队奔袭到事发地域前期处置,其他官兵隐蔽待命……”这是该支队野营拉练途中的一个镜头。
一路行军,一路敌情。一路上,该支队着眼实战、聚焦打赢,采取全程不设预案、实战标准导调、昼夜连续实施的方式进行,每名官兵人均负重15公斤以上,平均每天完成不少于12个小时32公里行军和3公里武装奔袭,依托野外地形地貌组织开展了山地搜索、按图行进、武装奔袭、野外宿营、捕歼战斗、战地救护、解救人质等15个课目训练,坚持走一路练一路,住在哪就练到哪,做到行一路军、练一路兵、打一路仗。
“全体注意,前方十米处,成V字队形,散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几场酣战下来,官兵虽已疲惫不堪,但“练为战”的思想却在心中生根发芽。“拉练期间,我们充分利用野外环境贴近战场、硝烟味浓的特点,灵活运用指挥、侦察、通信和机要传输等方法手段,提升了部队整体行动能力,锤炼了一批能打胜仗的‘小老虎’和‘刀尖子’。”参谋长孙波介绍说。
坚持全品质历练
冷风呼啸,呵气成雾。此次野营拉练,对于支队官兵而言,既是训练水平、能力素质、作风纪律的一次大考核,更是政治品质、思想品质、意志品质的一次大检验。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革命歌声多么嘹亮……”漫漫行军征程中,数百名官兵的拉练队伍穿梭在田野和村庄,跨越山地和河道,顶着凛凛寒风一路向前。“开饭啦!”露天食堂展开后,炊事保障人员一勺勺地给官兵盛饭、加菜。笔者从棉手套中抽出的手很快被冻僵,拿在手上的两根筷子都掰不开。环顾周围的官兵:呵!有的索性把筷子当叉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血泡、腰酸、腿痛……“零距离”地触摸个个狼吞虎咽的战士,笔者感受到了一群90后、95后官兵身上的血性和担当。
作家魏巍曾经说:“战士是最可爱的人”。野营拉练磨砺着军人的血性虎气,砥砺着官兵的战斗精神,提升了官兵的综合素质。踏上比脚更长的路,走过比人更高的山,官兵们切身体会了到自己距离“能打胜仗”的强军要求到底有多远。